[实用新型]回转研磨机的水循环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86917.0 | 申请日: | 200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790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2 |
发明(设计)人: | 何武宪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武宪 |
主分类号: | B24B57/00 | 分类号: | B24B5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董惠石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转 研磨机 水循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回转研磨机的水循环结构,尤其是指一种于研磨桶二端分别接设有入水管与出水管以枢设于底座,可经由入水管与出水管进行换水,并可维持研磨桶内部水温的回转研磨机的水循环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于各种机械零件的制造过程中,大多是采用铸造、冲压、锻造或粉末冶金等制造方式,而各种不规则形状的机械零件在制造完成后,机械零件的周边都会有毛边出现,容易让消费者于使用时受到伤害或产生不良后果,因此刚完成的机械零件必须再经过研磨作业以去除掉毛边,可是有些机械零件的体积较小,无法以研磨轮一一研磨,于是有研磨机的产生,研磨机是将研磨石及机械零件一同置于研磨筒中,通过不断的震动研磨筒,使研磨石与机械零件不断摩擦以去除掉毛边。
上述的研磨机具有一底座,底座枢设有一研磨桶,研磨桶的内部形成有一容槽,容槽的开口处封设有一盖体,且研磨桶的二端分别接设有一转轴与底座相枢设,而其一转轴的外侧固设有一转轮,且底座的底部装设有一马达,马达驱动一皮带,皮带套设于研磨桶的转轮,以带动研磨桶旋转。
然而,上述的研磨机在实际使用的时候会有下列的缺陷:
上述的研磨机于研磨过程中将不断产生碎屑,必须定时更换研磨桶内部的水,而欲更换研磨桶内部的水,只能打开研磨桶的盖体再进行更换,从而造成使用者的不便与困扰。
上述的研磨机由于研磨桶内部的水无法循环,导致研磨桶内部的水温将持续的升高,如此将影响作业的安全性,亦将造成研磨桶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回转研磨机的水循环结构,该回转研磨机于研磨桶二端分别接设有枢设于底座的入水管与出水管,可经由入水管与出水管进行换水,并可维持研磨桶内部的固定水温,以确保作业时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回转研磨机的水循环结构,该回转研磨机的水循环结构具有底座,底座枢设有研磨桶,且底座装设有驱动研磨桶的马达,其中,研磨桶接设有与底座相枢设的入水管与出水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回转研磨机的水循环结构较佳地,该底座的二侧分别形成有支撑架与该研磨桶的入水管与出水管相枢设。
较佳地,该研磨桶固设有转轮,且该马达驱动有皮带,皮带套设于该转轮。
较佳地,该研磨桶封设有盖体。
较佳地,该研磨桶装设有电磁阀。
由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回转研磨机的水循环结构主要具有一底座,底座枢设有一研磨桶,研磨桶的内部形成有一容槽,容槽的开口处封设有一盖体,且容槽的二端于研磨桶的内壁分别开设有一入水口与一出水口,并于入水口与出水口分别于研磨桶的二端接设有一入水管与一出水管,其中入水管装设有一电磁阀,以控制流入研磨桶的入水量,而出水管的外侧固设有一转轮,且底座的底部装设有一马达,马达驱动一皮带,皮带套设于研磨桶的转轮。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结构相较之下,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研磨桶二端分别接设有入水管与出水管以枢设于底座,所以仅需经由入水管控制一定量的水流入研磨桶,且多余的水将经由研磨桶另一端的出水管排出,即可换水并维持研磨桶内部的固定水位。
2、本实用新型可利用研磨桶的电磁阀不断的将水经由入水管输入研磨桶,且超过水位的水将经由研磨桶另一端的出水管排出,可维持研磨桶内部的固定水温,以确保作业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侧视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研磨桶剖视图;
图5: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6:本实用新型的换水状态图。
主要元件标号说明
1、底座 11、支撑架
12、马达 13、皮带
2、研磨桶 21、容槽
22、盖体 23、入水口
24、出水口 25、入水管
26、出水管 27、电磁阀
28、转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所运用的技术内容、目的及其达到的功效有更完整且清楚的揭露,兹于下详细说明之,并请一并参阅所附的附图及图号:
首先,请参照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回转研磨机的水循环结构是由一底座1及一研磨桶2所组装而成,其中:
该底座1的二侧分别形成有一支撑架11,且底座1的底部装设有一马达12,马达12驱动有一皮带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武宪,未经何武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869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