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线测温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720185411.8 | 申请日: | 2007-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384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 发明(设计)人: | 王爱弘;夏勇;左来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本溪供电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K7/00 | 分类号: | G01K7/00;G08C17/02 |
| 代理公司: | 本溪新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军 |
| 地址: | 117000***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 测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线测温装置。
背景技术:
供电设备出现燃烧和爆炸等恶性事故,大多是因为供电设备过载或短路等原因造成的,而供电设备过载或发生短路前期预兆是导线温度高于额定数值,所以,能时实检测供电设备输入输出导线温度,特别是接线端子部位的温度是避免发生恶性事故的有效手段。
在现有技术中,用于检测供电设备输入输出导线及接线端子温度主要采用激光设备和红外线设备,其中,在激光设备中,需要采用由光导纤维制成的电缆线与供电设备中的导线或接线端子相连接,而供电设备在工作中会产生震动导致电缆线脱落,同时会使光导纤维产生静电吸附灰尘,造成监测数据不准确,所以,这种用激光设备在线监测的方式不可靠,操作人员需要经常检查和维护,进而增加劳动强度和难度;用红外线设备监测导线或接线端子的温度,首要问题是必须使其所发出的红外线对准监测部位,所以,它要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而供电设备周边的环境不可能完全达到预想的程度,致使其所监测的数据精确度不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利用无线监测导线或接线端子温度的方式解决劳动强度和精确度问题的无线测温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无线测温装置包括安装在壳体内的单片机和分别由该单片机控制的发射模块和存储器,以及温度传感器,且在单片机的输入端电连接有电源。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无线测温装置是通过温度传感器的触头与被监测母线接触,并将检测的温度信号经单片机转变为电信号后再由发射模块发射到无端基站中,这种直接接触监测的方式精确度非常高,且不需要频繁维护,可节省人力物力;同时该装置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成品部件组装,很方便制作,相对红外线和激光监测装置成本较低,但,对周边环境要求较低。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无线测温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电路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该无线测温装置包括单片机1、温度传感器2、发射模块3、电源4及存储器5。其中,单片机1可采用市场上销售的MSP430或其它种类的单片机;温度传感器2可采用美国DALLAS公司生产的DS18B20传感器;发射模块3市场上销售的HAC-up系列微功率无线数传模块,如RF基频模块;存储器5采用市场上销售的FRAM存储器,该存储器5兼具RAM和ROM的特点,具有存储量大和速度快的特点。
在使用时,首先将温度传感器2的触头接触到监测母线的接点上,通过单片机1可以设定采集温度数据的时间间隔,定时将采集数据传送到单片机1中,单片机1将采集的数据先存入存储器5的数据缓冲区,然后以数据包的形式读取数据,并且通过发射模块3将数据传送到远端接收基站上,监测后台通过远端基站中RS485或GPRS的通讯方式将数据显示在监测界面上,供工作人员监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本溪供电公司,未经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本溪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854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