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GIS控制柜激光焊接拼装夹具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85325.7 | 申请日: | 200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805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吴振军;刘勇;贺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3K26/42 | 分类号: | B23K26/42;B23K37/053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许宗富;周秀梅 |
地址: | 110016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gis 控制 激光 焊接 拼装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加工技术中的拼装夹具,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GIS控制柜激光焊接拼装夹具。
背景技术
随着激光焊接技术不断普及,GIS(高压配电装置)控制柜的制造也越来越多地采用了激光进行焊接。GIS控制柜的激光焊接过程是将组成长方体控制柜的六块钢板沿各条边(焊缝)实施激光焊接,使之成型。在激光焊接之前,需要将六块钢板用夹具拼装成型,在焊缝处实施氩弧点焊,点焊后的柜体需要在变位机上进行定位夹紧,之后送入激光焊接工位。由于激光焊接对焊缝的直线精度要求非常高,所以如何保证焊缝的精度是影响焊接质量的直接因素,而对焊缝精度起关键作用的除了变位机的定位夹紧外就是拼装夹具。可见,设计一套结构合理的拼装夹具以保证GIS控制柜激光焊接质量,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证焊缝精度高、焊接质量好的新型GIS控制柜激光焊接拼装夹具。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焊缝间隙可调的新型GIS控制柜激光焊接拼装夹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基座、顶盖及左、右、前、后侧支架,其中左、右、前侧支架分别与基座活动连接,后侧支架固接于基座上,顶盖位于四侧支架的上方。
其中:所述左、右、前、后侧支架围成的箱体内设有内部支撑;内部支撑由两块形状相同的支撑板铰接组成,支撑板抵接于彼此相对的两侧支架;所述左、右、前、后侧支架沿焊缝长度方向的边上分别均布有多个压紧条;压紧条由螺纹件及压条连接组成,压条的横截面为“L”型;所述基座的下方设有升降台。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积极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夹具的左、右、前三侧的支架与基座采用铰接方式连接,便于工作的安装,操作简单、方便、灵活。
2.在四侧支架围成的箱体内设置了内部支撑,进一步保证了各面板间焊缝对齐,同时可防止焊接时各面板向内凹陷变形;内部支撑为铰接伸缩式,方便从控制柜箱体内取出。
3.本实用新型的焊缝间隙通过压紧条可以调节,保证了控制柜的质量。
4.本实用新型具有升降机构,工人操作时高度可调整,符合人机工程。
5.本实用新型的工装基体采用方形管材料焊接结构,在保证工装刚性同时,最大程度地减轻了工装自身重量。
6.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体积小,位置精度高,扩展能力强,适合不同尺寸的GIS控制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内部支撑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压紧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俯视图;
其中:1为基座,2为左侧支架,3为顶盖,4为右侧支架,5为压紧条,6为升降台,7为后侧支架,8为前侧支架,9为内部支撑,10为支撑板,11为螺纹件,12为压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基座1、顶盖3及左、右、前、后侧支架2、4、8、7,其中左、右、前侧支架2、4、8分别与基座1采用铰接方式连接,在组装各面板时,左、右、前侧支架2、4、8分别沿铰链打开以便于安装面板。后侧支架7固接于基座1上,顶盖3位于四侧支架的上方。在基座1的下方设有升降台6,采用平行四边形机构,由气缸提供动力,实现上升和下降运动。当开始安装控制柜面板时,升降台6下降到最低位置;当拼装结束后,升降台6提升,进行点焊。为保证各面板间焊缝对齐,在左、右、前、后侧支架2、4、8、7围成的箱体内设有内部支撑9。内部支撑9由两块形状相同的支撑板10通过中间铰接连接组成,具有相对转动的自由度。当内部支撑9放入箱体支撑时,两块支撑板10伸平;当焊接结束后,两块支撑板可以折叠,以便于从控制柜箱体内取出。内部支撑9可防止焊接时各面板向内凹陷变形,保证各面板间的相对位置和尺寸,在各条焊缝的边缘均有分布。左、右、前、后侧支架2、4、8、7沿焊缝长度方向的边上均布有多个压紧条5,由螺纹件11及压条12连接组成,压条12的横截面为“L”型,通过螺纹带动压条的调整方式可以调整焊缝间隙。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853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热水器的加热管组件
- 下一篇:高效可控太阳能空气集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