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均焰弧的燃烧器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84777.3 | 申请日: | 2007-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793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2 |
发明(设计)人: | 茅忠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20 | 分类号: | F23D14/20;F23D14/84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雪波;张一平 |
地址: | 315300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均焰弧 燃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气灶用燃烧器,尤其涉及一种燃烧时火焰能均匀加热的燃烧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燃气用燃烧器包括本体和与之配合的外环火盖及内圈火盖,该本体具有内圈燃气室和外环燃气室,内圈燃气室与外环燃气室下方分别连接有的内引射管与外引射管,外引射管通过外环燃气室上的燃气出口进入外环燃气室进行燃烧,一般采用一个燃气出口,也有多个的,但不管是一个燃气出口还是多个燃气出口,使用这种燃烧器时燃气出口气压相对比周围附近的气压来的大,这样燃烧时不可避免的存在燃气出口火势较大而周围附近的区域相对要较小,最终导致加热不均匀,影响菜肴整体口味和营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对炊具加热均匀的带均焰弧的燃烧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带均焰弧的燃烧器,包括本体、外环火盖及内圈火盖,该本体与外环火盖及内圈火盖配合分别形成外环燃气室和内圈燃气室,内圈燃气室与外环燃气室下方分别连接有的供燃气进入的内引射管与外引射管,其特征在于前述外环燃气室内正对外引射管燃气出口设有弧形均火挡板,并且,该均火挡板弧度方向与外环燃气室弧形一致。
所述外环火盖内壁向下延伸有所述的均火挡板。此种设计时,均火挡板距离所述外环火盖外里侧壁与距离所述外环火盖内里侧壁的径向长度比为0.5∶1~1∶0.5。
所述的均火挡板也可以设于所述外环燃气室的外引射管燃气出口上且与所述本体一体成型,此种设计时,均火挡板距离所述外环燃气室外里侧壁与距离所述外环燃气室内里侧壁的径向长度比为0.5∶1~1∶0.5。
考虑到加工,上述两种设计方案以前一种为优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由于均火挡板的增设使得燃气出口的燃气一分为二,且靠近外环燃气室外里侧的气体气压有所减少,所以燃气出口火势相对下降,而周围附近的区域的火势不受影响,因而,燃烧器整体加热变得均匀。针对不同规格的燃烧器,可以对均火板在燃气室内的径向位置予以具体设计和调整,使燃气出口火势达到均匀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分体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外环火盖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沿A-A方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参考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燃烧器包括本体1、外环火盖2及内圈火盖3,该本体1与外环火盖2及内圈火盖3配合分别形成外环燃气室11和内圈燃气室12,内圈燃气室12与外环燃气室11下方分别连接有的供燃气进入的内引射管4与外引射管5,外环燃气室11内正对外引射管燃气出口13设有弧形均火挡板6,并且,该均火挡板6弧度方向与外环燃气室11弧形一致。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均火挡板6设于外环火盖2内顶壁并与该外环火盖2一体成型,即外环火盖2内顶壁向下延伸有所述的均火挡板6。
参考图3和图4所示,均火挡板6距离外环火盖外里侧壁21径向长度为h,均火挡板6距离外环火盖内里侧壁22的径向长度为H,并且,h∶H等于0.5∶1~1∶0.5。
实施例2,均火挡板6设于外环燃气室的外引射管燃气出口13上且与本体1一体成型。均火挡板6距离外环燃气室11外里侧壁的径向长度为m,与均火挡板6距离外环燃气室11内里侧壁的径向长度为M,并且,m∶M等于0.5∶1~1∶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847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