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学膜片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83447.2 | 申请日: | 2007-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218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24 |
发明(设计)人: | 叶正欣;曾智远;梁乃云;黄巧宁;林怡菁;陆勤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远东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10 | 分类号: | G02B1/10;G02B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万学堂;桑丽茹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膜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学膜片,特别是涉及一种含有抗眩膜的光学膜片。
背景技术
一般显示器的屏幕表面通常被覆一光学膜片,用以保护屏幕及增加使用者观看屏幕时的舒适度。光学膜片可包括多种功能性膜层,例如可抗刮伤(scratch resistance)的硬化膜、兼具抗静电以及抗刮伤性质的抗静电硬化膜、可减低反射影像的抗眩膜,及可降低界面反射的抗反射膜或低反射膜等。
其中抗眩膜通常是含有散射微粒的透明树脂层,利用散射微粒使由屏幕外在环境中到达屏幕的光线产生反射、折射、散射等光学扩散作用,达到使屏幕外部产生的反射光线的亮度减弱的目的。可使用作为散射微粒的材质包括无机材料,例如二氧化硅(SiO2)、二氧化锆(ZrO2)、二氧化钛(TiO2)、三氧化二铝(Al2O3),及二氧化锡(SnO2)等,或是有机材料,例如聚苯乙烯(Polystyrene)、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或丙烯酸苯乙烯(Acrylate-styrene)等。由于一般的散射微粒会对屏幕所发出的影像光线产生吸收作用,且一般的散射微粒较容易聚集堆积,造成内部影像光线较大的散射,因而导致影像清晰度(clarity)大幅下降,也使得整体光学膜片的性质受到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一般抗眩膜导致影像清晰度降低的缺点,本案申请人已于大陆发明专利申请案第200610078466.9号及第200710107302.9号揭露一种以水溶性散射微粒取代一般的散射微粒,且可于树脂基质表面形成凹穴的抗眩膜及其制法,可以改善屏幕本身所发出的影像光线被吸收及散射的情形,有效地解决现有的抗眩膜中因散射微粒吸收光线且容易聚集堆积,导致影像清晰度大幅降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即进一步应用该抗眩膜,并结合其它功能性膜层,形成多功能的光学膜片。前述第200610078466.9号及第200710107302.9号申请案在此一并列入本案参考。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含有抗眩膜的光学膜片,且该抗眩膜具有较佳的影像清晰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光学膜片,是在一可透光基板上形成有多数层功能性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性膜中含有一抗眩膜,该抗眩膜具有一透明树脂基质,多数个散布于该基质表层的凹穴,及多数个散布于该基质内部的水溶性散射微粒。
其中所述功能性膜还可选自硬化膜、抗静电硬化膜、低反射膜及抗反射膜等至少其中之一。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光学膜片,包括:一可透光的基板;一形成于该基板上的硬化膜或抗静电硬化膜;及一形成于该硬化膜或抗静电硬化膜上的抗眩膜,其特征在于:该抗眩膜具有一透明树脂基质,多数个散布该基质表层的凹穴,及多数个散布于该基质内部的水溶性散射微粒。
进一步地,该抗眩膜上还可形成一低反射膜或抗反射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光学膜片不仅具有多功能性,并可以改善含有一般抗眩膜的光学膜片的影像清晰度不佳的缺点。
附图说明
图1是一说明本实用新型光学膜片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一说明本实用新型光学膜片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1,说明本实用新型光学膜片的第一较佳实施例。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光学膜片1包括:一可透光的基板11,一形成于基板上的硬化膜12,及一形成于硬化膜12上的抗眩膜13。适用于基板11的材料以可挠性塑料为宜,例如三醋酸纤维素(TAC)、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及聚碳酸酯(PC)等。在本实施例中,基板11为三醋酸纤维素,厚度约为80μm。硬化膜12是用以增加光学膜片1的抗刮伤性,一般在光学膜使用的硬化涂料均可适用,例如丙烯酸酯树脂(acrylate resin)、丙烯酸树脂(acrylic resin)、缩醛树脂(acetal resin)、环氧树脂(epoxy resin)、聚亚胺酯(polyurethane)等。其厚度范围可介于3~10μm。在本实施例中,硬化膜12是采用丙烯酸酯树脂溶液(台湾长兴化工商品5537C-50),借由涂布、干燥、固化后形成于基板11上,其厚度约为6μm。硬化膜12也可以使用同时具有抗静电及抗刮伤功能的涂料,例如日本朋诺公司(PelnoxLtd.)的涂料(C-4101),而形成抗静电硬化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远东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远东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834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