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传输信号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83412.9 | 申请日: | 2007-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306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发明(设计)人: | 王琪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琪华 |
主分类号: | H01R24/02 | 分类号: | H01R24/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输 信号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输信号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一般连接器1的结构,请参阅图1、图2所示,主要是由一本体11、一绝缘件12、一垫圈13、一弹性垫片14、一缺口垫片15、一衬垫16及一外壳17所组成,其中本体11是黄铜材质经车制加工而一体成型,在本体11内设容室111,本体11后端设连接管112,本体11上设有挡止部113及环槽114,另在本体11容室111周缘壁面开设若干剖沟115,而绝缘件12是组在本体11的容室111内,绝缘件12中心设穿孔120与连接管112贯通,而垫圈13、弹性垫片14、缺口垫片15及衬垫16则依序穿套本体11上,再推至挡止部113与环槽114间卡挚定位,最后把前述组件迫组入外壳17内,即可组成一连接器1,如此构成的连接器1是供运用在无线电设备和电子仪器领域连接射频同轴电缆。
然而,现有的连接器1外壳17是金属材质制成,制作成本高,而且无法区别连接器1欲连接的电缆线,极易造成误接的情形;缘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人有鉴于如上述的缺失,乃潜心加以研究、设计,遂得以首先研发出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输信号连接器,其主要是设将外壳以塑胶材质制成,不仅成本低,且可预设颜色,供分辨颜色以便依电线颜色配装的一种传输信号连接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传输信号连接器,其包括一主体、一绝缘件、一垫圈、一弹性垫片、一衬垫及一外壳,其中主体包括有基座、帽套及套筒,基座内设容室、外侧设环槽及挡止部,基座后方伸设连接管,而帽套是与基座套接,帽套前端设挡缘,所述的套筒扣接在基座前端,在套筒上设有若干挡扣块,另在套筒前段设有若干剖沟;绝缘件是塞组在套筒内,其一端插组在基座的容室中,所述的绝缘件中心设穿孔,穿孔与基座的连接管连通,绝缘件后段设插接部,垫圈及弹性垫片是套设在帽套外侧,衬垫是靠置在帽套的挡缘上,而外壳是容置上述构件;
其特征在于:垫圈设有缺口,而外壳是塑胶材质并与电线搭配制成相同颜色,在外壳内壁后端设有一凹槽及阶缘,而外壳近中段处设有一卡挡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凭借所述的塑质外壳,不仅可预设颜色,且可降低成本,又可供分辨颜色以便依电线颜色配装,以避免错接通讯线。
附图说明
图1所示是现有的立体分解图;
图2所示是现有的组合剖视图;
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视图;
图5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
附图标记说明:1-连接器;11-本体;111-容室;112-连接管;113-挡止部;114-环槽;115-剖沟;12-绝缘件;120-穿孔;13-垫圈;14-弹性垫片;15-缺口垫片;16-衬垫;17-外壳;2-主体;21-基座;211-容室;212-环槽;213-挡止部;214-连接管;22-帽套;221-挡缘;23-套筒;231-挡扣块;232-剖沟;3-绝缘件;31-穿孔;32-插接部;4-垫圈;40-缺口;5-弹性垫片;51-环片;52-抵持弯片;6-衬垫;7-外壳;70-凹槽;71-阶缘;72-卡挡部。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为达上述的使用目的与功效,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兹举出较佳可行的实施例,并配合图式所示,详述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琪华,未经王琪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834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组件及其电连接器
- 下一篇:城市消防音视频矩阵网络监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