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定位抗浮式混凝土胎模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83136.6 | 申请日: | 2007-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896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邱志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邱志坚 |
主分类号: | E04C1/00 | 分类号: | E04C1/00;E04G15/06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新科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振中 |
地址: | 830011新疆维吾尔自治***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位 抗浮式 混凝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施工中使用的空心填充胎模,特别是自定位抗浮式混凝土胎模。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建筑物跨度和开间的要求也不断增大,在建筑物的墙、梁、柱、板内填充空心胎模已是日益盛行,但综观现今所用的各种胎模(园柱、多棱柱、方形、梯形、球形等)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两大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安装时无法准确定位;二是浇注混凝土时上浮,使胎模左右平移或是单头移动,严重削弱了板内暗梁的受力性能。若胎模在浇注过程中上浮,使板的受压区高度减小,削弱板的受力性能。而现行的抗浮措施一般采用通长抗浮钢筋来实现,由于钢筋与胎模的接触面太小,往往会挤破胎模,不但起不到抗浮的作用,还会使整个胎模因灌满混凝土而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定位抗浮式混凝土胎模,其结构简单,易于制造,生产成本非常低廉,能够有效地防止胎模体在浇筑混土时产生浮动,确保浇筑效果,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定位抗浮式混凝土胎模,包括两端封闭的管状胎模体,在胎模体的外周面上间隔设置着吊耳或绑扎钢丝。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在胎模体外周面上设置的吊耳或绑扎钢丝即可方便地将胎模体固定好,防止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胎模体上浮。而且由于每根胎模体分别固定,这样胎模体在固定过程中可以不受各种预埋件位置的影响,确保胎模在混凝土中的水平或垂直位置,而不受浇注过程中施工人员技术水平的影响,有极强的可操作性,操作起来方便易行。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制造,生产成本非常低廉,能够有效地防止胎模体在浇筑混土时产生浮动,确保浇筑效果,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主视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自定位抗浮式混凝土胎模,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包括两端封闭的管状胎模体2,胎模体2的横截面可以呈圆柱形、棱柱形或方柱形。
在胎模体2的外周面上间隔设置着吊耳1或绑扎钢丝4。通过吊耳1或绑扎钢丝4就可以将胎模体2方便地进行固定。
所说的吊耳1或绑扎钢丝4位于胎模体2的两端。
胎模体2的两端均向外凸出构成凸台3,所说的吊耳1或绑扎钢丝4位于凸台3外周缘上,便于胎模体2的制造安装。
所说的吊耳1或绑扎钢丝4分别呈十字形布置,保证受力均匀,易于固定。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在胎模体2外周面上设置的吊耳1或绑扎钢丝4即可方便地将胎模体2固定好,防止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胎模体2上浮。而且由于每根胎模体2分别固定,这样胎模体2在固定过程中可以不受各种预埋件位置的影响,确保胎模在混凝土中的水平或垂直位置,不受浇注过程中施工人员技术水平的影响,有极强的可操作性,操作起来方便易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邱志坚,未经邱志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831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臀部和大腿按摩器
- 下一篇:印刷电路板和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