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利用模拟信号处理器的可变指向性传声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183015.1 | 申请日: | 2007-10-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275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9 |
| 发明(设计)人: | 金正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星电子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4R1/32 | 分类号: | H04R1/32;H04R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党晓林 |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模拟 信号 处理器 可变 指向 传声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变指向性传声器,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如下的使用了模拟信号处理器(ASP,analog signal processor)的可变指向性传声器,即,应用两个无指向性传声器和ASP来对信号和噪声进行分离,从而可以实时地改变指向模式(directional pattern)。
背景技术
一般,传声器根据指向特性分为无指向性(全方位)传声器和指向性传声器,其中,指向性传声器分为双向性(Bi-directional)传声器和单向性(Uni-directional)传声器。双向性传声器由于具有如下特性而广泛用于噪声干扰严重的赛场播音等中:充分再现前方及后方的入射音,而对于从侧角入射的声音则显示出减弱特性,从而使针对音源的极性模式(polar pattern)呈现出8字形,且近场(near field)效应良好。单一指向性传声器响应于宽广的前方入射声,维持输出值,而对于后方入射音源,抵消输出值,改善相对于前方音源的S/N比,因此,清晰度好,广泛用于声音识别用装置。
指向性传声器通常利用一个传声器在壳体和PCB面上分别形成声孔,从而借助于前方音和后方音之间的相位差而得到指向性,然而还开发出利用两个无指向性传声器而得到可变指向性传声器。
图1是现有的利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器)的可变指向性传声器的略图,现有的可变指向性传声器由下述部分构成:至少两个无指向性传声器10-1、10-2;以及DSP20,其对应于使用者的控制而接收来自无指向性传声器10-1、10-2的信号,从而得到使用者所设定的指向性模式。
但是,在这样利用DSP来构建的可变指向性传声器中存在如下问题: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之后,利用DSP来进行处理,因此信号处理速度缓慢,无法实时地改变波束模式(Beam Patterns)。并且,现有的利用DSP的可变指向性传声器还存在下述问题:在将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后进行处理,因此导致信号处理所需的耗电量的增加,并且需要在应用产品(例如,携带电话)上安装用于驱动DSP的专用软件,从而操作复杂,成品后,需要对两个传声器进行校准(calibration),因此导致批量生产效率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模拟信号处理器的可变指向性传声器,其应用两个传声器和ASP来对信号和噪声进行分离,从而改善音质,以实时改变的方式提供使用者期望的指向特性。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利用模拟信号处理器的可变指向性传声器由以下部分构成:第一无指向性传声器;第二无指向性传声器;以及模拟信号处理器,其接收上述第一无指向性传声器的模拟输出和上述第二无指向性传声器的模拟输出,并对这样的模拟输出进行模拟信号处理,从而提供实时可变的指向特性。
另外,在上述可变指向性传声器中,上述两个传声器相隔一定间隔安装在PCB上,在上述两个传声器所搭载的PCB的中央位置安装有上述模拟信号处理器,在上述PCB的底面形成有用于接口的连接端子,在壳体上内置有上述PCB,在该壳体的与上述两个传声器对应的位置上分别形成有用于引入外部声音的声孔。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利用DSP的可变指向性传声器的略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利用ASP的可变指向性传声器的安装状态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利用ASP的可变指向性传声器的第一外观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利用ASP的可变指向性传声器的第二外观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利用ASP的可变指向性传声器的结构框图。
图6是图5所示的ASP的详细结构框图。
符号说明
100-1、100-2传声器;110PCB;110a连接端子;120ASP;130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宝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830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处理工艺
- 下一篇:一种GCr15钢的热处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