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兜式风力机及其自动转向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182869.8 | 申请日: | 2007-10-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8061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14 |
| 发明(设计)人: | 邓大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大贤 |
| 主分类号: | F03D3/00 | 分类号: | F03D3/00;F03D7/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02371重庆市大足县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风力机 及其 自动 转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风力机技术领域里的一种无空气阻力损耗以及风能转换率较高一种风力机。
技术背景:作为原“兜式风力机”(专利号200510053369X)的特征之一是靠一喇叭形风兜壳将劲风量收集增压后在喷气道内或其口部产生的喷气推动力作用在一反弹罩上而产生的反喷力推动风兜自身转动,但是由于自然风的冲击方向与风兜壳底部平面呈垂直状态,致使兜壳底部平面上的喷气道在对风力机边部以外的空气或反弹罩产生喷气推动力或反喷推动力的同时也能同样对风兜口部进风方向产生反喷力,这种反喷力将直接影响到该风力机风量的进入而导致工作效率将降低。特征之二是该型风力机的自动转向装置即“风力机自动转向装置”(专利号:01121578X)的直角弯轴不单是要配合该风力机的自动转向,还要承受该风力机转动部件重量之压力,而这种重量之压力最终是增大传动轴轴承的摩擦力造成风力机转换能量的耗损。此外是该型风力机的风兜锥形齿轮在驱动传动轴锥形齿轮的同时,受来自发电机以及传动部件摩擦的反作用力将使风兜向着一边偏转一定的角度,使之不能正对来风,或因此而产生的摆动等,这将影响到该风力机的正常运转和出功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风力机技术设计内容之一是以消除原该型风力机的风兜底平面相对于风兜口部进风方向劲风气体进入的反弹作用力而采用蜗形斜面喷气道来增强其进入风兜内压缩空气的推动力和排放量,以达到加大劲风通过量和代谢之目的,这将有助于提高该型风力机的出功率。设计内容之二是采用框架形自动转向装置,用以消除其风兜相对于传动轴轴承之压力摩擦,而将支撑风兜的定轴固定在自动转向框架的两个支点上,用以取代原来的直角弯轴的横向直角边。设计内容之三是利用装置在风兜壳底部后外面的漏斗形防摆尾罩以及设置弯形防摆尾翼来克服该型风力机在运转时所产生向着一边偏转或摆动现象,使之运转正常化和提高出功率。
附图说明:
下面用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之要点作以详细说明。
图1为兜式风力机及其自动转向装置轴面剖视图。
图2为兜式风力机集压槽内的蜗形板块头部平面一截同空心圆锥体短筒以及兜壳短筒相组合的圆周切面视图。
图3为兜式风力机集压槽内的蜗形板块尾部一截同一塔筒斜面相组合的圆周切面视图。
图4为兜式风力机蜗形板块切面视图。
图5为兜式风力机的T形三角托架横切面视图。
图6为兜式风力机的弯形防摆尾翼切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大贤,未经邓大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828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