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启式防颤振安全阀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182447.0 | 申请日: | 2007-09-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8082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14 |
| 发明(设计)人: | 钱镛祥;钱健;张光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振兴制冷阀门厂 |
| 主分类号: | F16K17/02 | 分类号: | F16K17/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09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微启式防颤振 安全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液体或气体介质压力容器安全阀。
该安全阀被广泛应用在各种压力系统上,以防止压力超过允许值而造成危害。当介质压力超过工作压力时自动开启,当压力回降到工作压力或略底于工作压力时又自动关闭。
安全阀的动作分四个阶段:安全阀处于关闭状态,安全阀开启,安全阀处于开启状态并排放全部过剩介质,安全阀回座。
背景技术:
对安全阀工作的要求:
(1)当达到最高允许压力时,安全阀应能可靠地开启到全开启高度,以排放工作介质;
(2)在开启状态下安全阀应稳定,无振荡(颤振)地排放;
(3)当介质压力小于、等于工作压力时,安全阀应立即关闭,且应保证恢复原有的密封性;
(4)安全阀在关闭状态时,应保证必要的密封性。
安全阀的工作特性取决于其型式和结构参数。作用在阀瓣上并使阀的关闭件密封的外力是已知的,而其变化特性则取决于阀的结构。对于弹簧式安全阀,这个外力随着阀瓣的开启高度而增加。
目前市场上的安全阀,当系统压力升高到工作压力以上时,阀门立即打开,且很快达到全开启高度,排放超压介质,系统中压力迅速下降,安全阀迅速关闭,但产生压力升高的原因并未立即消除,这就导致压力重新升高,安全阀再次迅速开启,于是阀瓣和弹簧开始振荡(颤振)。
阀瓣和弹簧的振荡(颤振)会使安全阀的通道截面积和排放能力减小,而使系统压力升高到不能允许的程度。颤振这一现象,在《GB/T12243-2005弹簧直接载荷式安全阀》国标中是不允许的,其中第5.5条款机械特性中就明确规定了:“安全阀动作必须稳定,无频跳、颤振、卡阻等现象”。
但这一现象又是目前市场上安全阀的通病,为解决该难题我厂做了大量试验,终于找到了解决该问题的方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颤振现象的微启式防颤振安全阀。当介质压力大于工作压力时,该安全阀立即限位、稳定地排放多余的介质,当介质压力下降到工作压力以内后,立即自动关闭阀门。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阀座安装于阀体内部介质入口处,并且阀座的高度凸出于阀体,在阀瓣上方加装一个限位机构--阀瓣盖,所述阀瓣盖与阀瓣连接并旋转调节阀瓣的开启高度,在实际运用中最佳开启高度为安全阀通径的1/40-1/20,该高度既能使安全阀在介质压力超过工作压力时,稳定地排放介质,又解决了安全阀在排放介质时出现颤振的这一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介质压力超过安全值时,该微启式防颤振安全阀在设定的最佳开启高度稳定地释放介质压力,防止了系统内的压力下降过快而迅速关闭,从而避免了迅速开启和关闭所产生的颤振现象;仅在现有的安全阀上略加改动,基本上不增加生产成本,就能实现以上功能。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该安全阀的工作过程:
图1是微启式防颤振安全阀外形及局部剖面图。
图2是微启式防颤振安全阀剖视图。
图3是微启式防颤振安全阀局部放大图。
图中标号2是阀座
图中标号3是阀瓣
图中标号5是弹簧
图中标号16是阀瓣盖
具体实施方案: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通过旋转阀瓣盖来控制阀瓣的最佳开启高度,将阀瓣盖调节到阀瓣最大开启高度为安全阀通径的1/40处。
介质从P口进入微启式防颤振安全阀,当系统介质压力升高到安全界限以上(开启压力)时弹簧5被压缩,阀门打开,即阀瓣3上移,此时由于阀瓣盖16的限位作用,阀瓣升高过度只能在规定的开启高度内,使阀门处于稳定的开启状态,超压介质从0口排出。只有当系统介质压力升高的原因排除后,介质压力降低到安全界限以下(回座压力)时,安全阀才关闭。由于有了阀瓣盖16这防颤振装置后,安全阀在排放介质的过程中就不会过快地开启和关闭,从而防止出现颤振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振兴制冷阀门厂,未经上海振兴制冷阀门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824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热水器下水管防冻节能方案
- 下一篇:行车安全监控系统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