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源管理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82277.6 | 申请日: | 2007-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827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发明(设计)人: | 尚军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9/00 | 分类号: | H02J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266100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 管理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电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源管理电路。
背景技术
待机,通俗地说,是指关闭遥控器而不关闭电器开关或电源。待机功耗就是电器在待机状态下的能源消耗。
目前,许多电器将主控芯片集成化,这样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由于主控CPU内嵌在主芯片之中,当电器处于待机状态时,由于主控CPU仍然处于工作状态,不可避免地造成主控CPU向芯片的其它管脚灌入电流;同时在待机状态下,由于开关变压器、电源控制芯片等都存在静态功耗,因此,系统的整体功耗增加。
为降低电器待机时的功耗,申请号为200520056650.4的申请提出了一种具有待机系统的光学投影电视系统。该申请在光学投影电视系统的基础上增设一待机系统,待机时,由所述待机系统控制关闭主电源,从而降低待机功耗。但是在该申请中,待机系统的电路复杂,成本高,不利于电器生产商对其产品的推广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源管理电路,能以简单、低成本的电路实现待机功耗的降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源管理电路,包括待机电源电路、待机芯片、电源控制单元、按键、遥控输入;所述待机电源电路的输入端与整机电源板连接,输出端再反馈到电源;所述待机芯片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按键,第二输入端连接遥控输入,第一输出端连接电源控制单元的控制端。
所述电源管理电路还包括:
关机信号检测单元,所述关机信号检测单元经一分压电阻与所述待机芯片的第三输入端相连;
电源指示单元,所述电源指示单元经一分压电阻与所述待机芯片的第二输出端相连。
其中,所述电源指示单元经一分压电阻与所述待机电源电路的输出端相连。
其中,在所述待机电源电路包含有一滤波电路,所述滤波电路由一电感线圈和两个并联的电容器组成;
在所述电源控制单元中包含有一NPN型三极管,所述NPN型三极管的基极经一分压电阻与所述待机芯片的输出端相连,集电极经另一分压电阻与主负载电源相连,发射极接地;
所述按键经一分压电阻和所述待机芯片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所述遥控输入经另一分压电阻和所述待机芯片的第二输入端相连。
其中,所述待机芯片为FPGA或CPLD。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电器设备的主控芯片之外设置一待机芯片,对主控芯片待机和正常开机状态转换过程中的电源进行管理,使电器设备进入待机状态时能够自动切断主负载电源的输入,控制主负载电源停止工作,转由待机电源提供电器设备的工作电压,从而有效减少了电器设备的待机功耗,满足了节能要求。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路简单,待机芯片成本很低,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利用复杂的电路降低电器待机时的功耗,本实用新型降低了电器设备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源管理电路的原理框图;
图2为图1的具体电路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源管理电路的开机过程实现流程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源管理电路的关机过程实现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电源管理电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为降低成本,本实用新型采用FPGA或CPLD等可编程器件作为待机芯片,对电器待机和正常开机状态转换过程中的电源进行管理,以实现降低功耗,降低成本的目的。
所述FPGA或CPLD可编程器件可以为L5991、NA22150P、PIC12F629等。
在本实用新型中,利用Microchip公司推出的8脚单片机PIC12F629加上外围器件,组成电源管理电路,实现对主负载电源的开关控制,其具体设计原理参见图1所示。
图1中,待机电源电路向待机芯片、按键及遥控输入提供工作电源。待机芯片接收按键及遥控输入发出的开关机指令信号,在系统开机时控制电源控制单元导通,连通待机电源电路与主负载电源之间的连接通路,通过主负载电源变压向电器设备的主控电路提供工作电源。电器设备的主控电路在开机后接收按键及遥控输入发出的指令信号,进而控制电器设备中其它功能电路执行相应的动作。当用户发出待机指令时,待机芯片接收按键或遥控输入的待机信号,控制电源控制电路断开,切断待机电源电路对主负载电源的供电通路,从而控制主负载电源、主控电路和其它功能电路停止工作,以此实现降低待机功耗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822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