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省油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82213.6 | 申请日: | 2007-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029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帆 |
主分类号: | F02B29/04 | 分类号: | F02B29/04;B60T13/4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省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省油器用在连接刹车泵与引擎之间的导管,尤指一种可增加刹车效率的螺旋状导管。
背景技术
目前车辆的煞车系统是经由驾驶人踩踏刹车踏板,再经由系统将力道多次放大后才传递至卡钳活塞上,以达到刹车的作用,其中,煞车系统是应用杠杆原理将驾驶人踩踏所产生的力量放大,此放大力道再经过刹车泵利用真空原理放大,其中所述的刹车泵是利用一圆形活塞筒连接引擎的进气歧管,当驾驶人踩下煞车踏板时,所述的刹车泵之中央连杆就会被推动,而开启了刹车泵与进气歧管连接处的阀门,此时,所述的刹车泵内中央膜片一侧的空气将被引擎所吸收,故形成了真空状态,而中央膜片的另一侧因仍存在气体(其压力约等于大气压力),故产生了强大位移力量推动中央膜片,进而推动了煞车总汞内的活塞,故驾驶人只需用轻踩就可以驱动煞车系统,来减缓重量高达或是超过1吨以上的汽车由行驶中减速。
目前,在刹车泵与引擎进气歧管之间连接有一圆筒,由于所述的圆筒内的空气已被引擎吸走,故已形成接近真空的状态,当刹车泵上的阀门开启时,即会使刹车泵内的空气还快速地被抽离。但是,所述的圆筒的截面积大于进气歧管管口的截面积,故空气进入所述的进气歧管的速度会受到阻塞影向;又,因为引擎室内的温度较高(约摄式90度左右),所以,位于刹车泵内的空气温度也会受到影向随着提高,但是根据实验发现,进气温度在摄式40度至42度时,汽油雾化的效果最好,而由于所述的圆筒内的空间较大,其内的空气及其圆筒壁的接触面积小,导致其内的空气无法降温,一但进入引擎,将会使汽油雾化的效果变差,故会产生较多的一氧化碳,对环境造成了破坏,并且引擎无法发挥最佳的马力,而浪费了汽油;另外,温度也会影向到刹车泵所产生的力量,若是空气温度过高,则会降低刹车效能。
鉴于上述的问题,申请人利用其多年来的经验,终于获得了本创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出一种省油器,用以克服上述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出一种省油器,其包括一本体、一第一衔接管与一第二衔接管,其中所述的本体为金属管,且所述的金属管呈螺旋状;所述的第一衔接管包含一第一套管与一第一衔接嘴;所述的第二衔接管包含一第二套管与一第二衔接嘴,其中所述的第一衔接嘴与所述的第二衔接嘴用来分别连接在引擎进气歧管与刹车泵上;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首先,由于金属具有高导热的特性,加上螺旋状的设计可大幅增加接触散热的面积以及减小整体体积的优点,故易置入车体引擎室内,不占据过多的空间,其次,所述的金属管的管径小,较接径进气歧管的管径,故空气在流动时,不容易产生阻塞的现象。再次,所述的金属管可利用铜材质或是铝合金材质,再次,所述的螺旋状为矩形螺旋或是圆形螺旋状,用以配合引擎室内不同位置的配置。所述的第一套管与所述的第二套管可为具有弹性与可弯曲的材质,用以提高其配置的灵活性。
通过上述的装置,本实用新型是可有效地降低进入引擎内的空气温度,使汽油雾化效果最佳化,达到省油、增加马力以及降低废气的排放量的优点,进而减少引擎的机械磨擦、减少噪音的产生与延长机械寿命等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0-本体;20-第一衔接管;21-第一套管;22-第一衔接嘴;30-第二衔接管;31-第二套管;32-第二衔接嘴;40-锁固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新型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并配合图2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一本体10、一第一衔接管20与一第二衔接管30,其中所述的本体10为呈螺旋状的金属管;所述的第一衔接管20包含一第一套管21与一第一衔接嘴22;所述的第二衔接管30包含一第二套管31与一第二衔接嘴32,其中所述的第一套管21的两端连接在所述的本体10与所述的第一衔接嘴22,所述的第二套管31的两端连接在所述的本体10与所述的第二衔接嘴32;而所述的第一衔接嘴22与所述的第二衔接嘴32分别用来连接在引擎进气歧管与刹车泵上,使空气在所述的本体10内流通,由于本体10的管径与引擎进气歧管与刹车泵连接的管口的管径接近,因此,气体在内流动时,不易于受到阻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帆,未经王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822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狂躁型精神病患者护理床
- 下一篇:手术电极回路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