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台电脑带多个显示终端的装置及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82134.5 | 申请日: | 2007-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271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9 |
发明(设计)人: | 孙刚;高守玮;张奇智;李杰;梁玉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未来宽带技术及应用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38 | 分类号: | H04N5/38;H04N5/44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余明伟 |
地址: | 200336***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脑 带多个 显示 终端 装置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是一种一台电脑带多个显示终端的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现在电脑知识越来越普及,从老年到中年到小学生,各阶段的人群都会使用电脑。但是,由于电脑价格仍然为几千块左右,普通的三口之家或五口之家很难满足每人都有一台电脑。然而,由于电视机的娱乐作用及其低廉的价格,一个家庭在客厅和卧室都有一台或多台电视机已是很普遍的现象。现在已有通过电脑把多台电视机变为终端的方案,每增加一个客户端,需要在电脑上增加一块基于PCI插槽的、具有TV输出功能的显卡,一块声卡(可以是PCI插槽,也可以基于USB接口)和基于USB接口的无线接收装置。这样,用电缆线连接电脑的显卡TV输出和声卡输出到电视RCA端子,然后把电视切换到AV频道,通过无线遥控器或无线键盘和鼠标,经过电脑上安装的相应的软件,就可以实现类似Window系统远程桌面的操作,实现在电视上上网、文字处理、观看电脑上的影音文件以及其它种种电脑能实现的功能。借助电脑强大的硬件支持,现有的技术已经可以做到一台电脑拖四台甚至五台电视机的同时工作的能力。但是,已有的方案中需要用额外的电缆线连接电脑和电视,就会给普通家庭带来施工不便、布线复杂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将电脑信号发送至显示终端,给出一种简单方便低成本的一台电脑带多个显示终端的装置及系统。
一台电脑带多个显示终端的装置包括:
多个视频输入接口,用于接收电脑输出的模拟量视频信号并将所述模拟量视频信号发送至高频调制器,接收并转发解调器发送的数字信号至电脑;
音频输入接口,用于接收并转发电脑输出的多路数字量音频信号至处理器;
处理器,用于接收并分离音频输入接口转发的多路数字量音频信号,将分离后的每路数字量音频信号发送至音频转换器;
多个音频转换器,用于将处理器发送的数字量音频信号转换为模拟量音频信号,并将所述模拟量音频信号发送至高频调制器;
多个高频调制器,用于将模拟量音频信号和与所述模拟量音频信号对应的模拟量视频信号调制成高频信号,并将所述高频信号发送至信号发送装置;
信号发送装置,用于将所述高频调制器所述高频信号通过媒质发送至显示终端;
解调器,用于将接收并解调控制信号并将解调后的数字信号发送至处理器。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台电脑带多个显示终端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所述一台电脑带多个显示终端的装置、输入控制设备、显示终端和电脑。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简单、方便、易行,容易被用户接受,增加了大规模推广的可行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基于有线电视电缆的一台电脑带多台显示终端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装置的方框图;
图3为实施例1的控制信号流程图;
图4一台电脑带多台显示终端的系统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
实施例1,参照图1,本实施例在现有的有线电视同轴电缆线的基础上,只须稍做改动,不需要重新施工布线,实现高频信号有线传输,把电脑输出的视频和音频信号调制到一个电视频道上,然后经过现有的有线电视电缆传输,这样既满足了有线传输的高效性,又不需要额外的施工布线。
参照图2,本实施例的一台电脑带多个显示终端的装置及系统包括:多个视频输入接口6、音频输入接口5、处理器1、多个音频转换器2、多个高频调制器3、信号发送装置4和解调器7。
电脑输出多路独立的数字量音频信号和模拟量视频信号,视频输入接口6接收电脑输出的模拟量视频信号并将所述模拟量视频信号发送至高频调制器3,音频输入接口5接收并转发电脑输出的多路数字量音频信号,处理器1接收并分离音频输入接口5转发的多路数字量音频信号,并将分离后的数字量音频信号发送至多个音频转换器2,每个所述音频转换器2将处理器1发送的数字量音频信号转换为模拟量音频信号,并将所述模拟量音频信号发送至高频调制器3,每个所述高频调制器3将模拟量音频信号和与所述模拟量音频信号对应的模拟量视频信号调制成高频信号发送至信号发送装置4,所述信号发送装置4将所述高频调制器3发送的高频信号通过有线电视电缆发送至电视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未来宽带技术及应用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未来宽带技术及应用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821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pH响应的两亲性有机硅嵌段共聚物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接枝共聚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