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型吸饮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81737.3 | 申请日: | 2007-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532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2 |
发明(设计)人: | 常百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百阳 |
主分类号: | A47G21/18 | 分类号: | A47G2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友彭;廖立全 |
地址: | 100011北京市东***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 吸饮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吸饮饮料等的吸饮器,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微型吸饮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人们在喝饮料时,使用较大容量的瓶装,或者从更大容量中倒出再行饮用。儿童饮料也基本上是瓶装,通过外在的吸管插入来饮用。市场上也有用纸包装的,甚至也有一些容量比较小的用薄的塑料,形状为棒装的形式。后者通常是通过撕掉一部分,或者剪掉一部分再行饮用,有其不方便之处。而且也不易于携带。
另一方面,由于吸烟有害健康,有许多吸烟人群想法戒烟,但苦于难于戒除,而且一旦不吸烟,也就失去了吸烟时本有的风度。因此,需要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
本发明人以独特的构思,实现了本实用新型,迄今尚未发现有类似的技术被公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让人们能够非常容易携带且使用方便的微型吸饮器,其形状和大小大致相当于烟支。如此,这种吸饮器在吸饮饮料时,既能展示像吸烟那样的风采,又有像吸饮料那样的品位和感受。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型吸饮器,包括本体和吸饮部件;所述本体的上端端面设有与本体腔体相通的中孔和通气孔;所述吸饮部件的下部通过中孔伸入本体的腔体内,其上部与中孔和通气孔液密封配合,使用时,可通过螺旋式、直提式、下压式或扭动式的方式将吸饮部件的上部打开以便本体腔体内的液体被吸出。
所述吸饮部件是多功能针头,包括三部分,即针帽,针帽盖和针管,针管通过本体的中孔插入本体的腔体内,且针管与所述中孔液密封配合,所述针帽上有一与针管相连通的通孔,针帽腋下有与所述通气孔液密封配合的凸起,所述针帽盖的底面上有另一凸起,该另一凸起与所述通孔液密封配合。
所述本体的横截面是圆形、椭圆形、方形或棱形,或所述本体的形状为螺旋形、葫芦形等可以拉伸变形的各种类型,但优选的为烟支形状。
所述针帽与针管做成一体结构。
所述本体和吸饮部件的材质为聚丙烯(PP)和/或聚乳酸(PLA),其中还可加入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
本实用新型微型吸饮器的容量不超过5毫升,优选4毫升。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微型吸饮器结构简单,体积小,易于携带、使用方便,可以盛装饮料,也可以盛装医疗保健的液体饮品,易为消费者所接受,因而促进所用产品与同行业的竞争。本实用新型更为独特之处是,微型吸饮器的本体设计成形状和大小大致相当于烟支,如此,这种吸饮器在吸饮饮料时,既能展示像吸烟那样的风采,又有像吸饮料那样的品位和感受,加上吸饮器内装有烟味的饮料,常饮可以替代部分抽烟者的抽烟嗜好,对于那些想戒烟但苦于难于戒除的吸烟人群来说,其实用价值更为突出的体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本体的俯视图。
其中,1-针帽盖,2-针帽,3-针管,4-本体,5-凸起,6-通孔,7-另一凸起,8-通气孔,9-中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来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仅仅作示例说明。
微型吸饮器,由本体4和吸饮部件组成,本体4和吸饮部件的材质均为聚丙烯(PP)或聚乳酸(PLA),其中还可加入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本体4的横截面是圆形、椭圆形、方形或棱形,或本体4的形状为螺旋形、葫芦形等可以拉伸变形的各种类型,在本实施例中本体4为烟支形状。本体4的上端端面设有与本体4腔体相通的中孔9和通气孔8。吸饮部件是多功能针头,包括三部分,即针帽2,针帽盖1和针管3,针管3通过本体4的中孔9插入本体4的腔体内,且针管3与中孔9液密封配合。针帽2上有一与针管3相连通的通孔6,针帽2腋下设有与通气孔8液密封配合的斜面凸起5,凸起5上的斜面设在靠针管的一面。该凸起5可以设在偏离通孔6的任一部位,如紧邻通孔6,形状也可有多种,如圆形、椭圆形,方形等,该凸起5也可以设在通孔6的周围,形状可设为中空的圆台形。使用时本吸饮器吸饮时,可通过螺旋式、直提式、下压式或扭动式的方式将针帽2提起以便本体4腔体内的液体被吸出。针帽2与针管3做成一体结构。针帽盖1的底面上有另一凸起7,该另一凸起7与通孔6液密封配合,针帽盖1的顶面呈球冠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百阳,未经常百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817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铲车大臂旋转装置
- 下一篇:大型非标薄壁轴承防尘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