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点火管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81478.4 | 申请日: | 2007-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209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24 |
发明(设计)人: | 吴寒杰;李金贵;魏德贤;李俊杰;韩慧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2C19/12 | 分类号: | F42C1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凤桐;常虹 |
地址: | 518119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点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点火管。
背景技术
电点火管广泛使用在如工业控制、汽车等各个领域,电点火管因为采用了电连接代替传统的点火方式,无疑更加的安全,也便于操作。在汽车领域,电点火管是现有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中初始发火的关键部件。
现在广泛使用的电点火管都是桥丝式或桥带式的。这种电点火管的结构如专利CN2654449Y和CN2719659Y所述,其主要的发火元件是桥丝或桥带,如图3所示,导火药一般是涂覆在桥丝或桥带上的。
一般而言,导火药的最小发火电流为400mA,利用很小的电压如12V就能使桥丝过热而达到导火药的发火点,使电点火管容易点火,有意外被误引爆的危险,所以这种电点火管一般都需要有短路装置保证其安全性。而且桥丝本身就是很细的电阻丝(如直径为0.4mm的电阻丝),在汽车的行驶过程中,受到振动容易断裂,引起整个电点火管的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现有电点火管存在易被误引爆和易失效的两种隐患,提供一种改进的安全的电点火管。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点火管,该电点火管包括壳体、导火药、传火药,传火药和导火药分别置于壳体内的相对的两端,其中,所述电点火管还包括一对激发电极,该对激发电极的正负两个电极彼此绝缘,每个激发电极的一端都延伸至壳体的内部并且与导火药接近或接触,导火药置于壳体内接近激发电极的一端,传火药置于壳体内的另一端。
本实用新型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改变了电极点火的方式,采用激发电极代替了现有的普通电极和连接在普通电极之间的桥丝或桥带,点爆方式不再是通过低压(如12V)来熔断桥丝或桥带以点燃导火药,而是通过在激发电极位于壳体外部的两个接头施加上百伏的高电压,使激发电极之间产生电火花,电火花点燃导火药,导火药点燃产生的能量使得传火药点燃冲破壳体而实现电点火管的功能。这种点火方式可以实现同现在广泛使用的电点火管同样的效果,但由于激发电极彼此绝缘,因此低压电不会产生电火花,而只有100伏以上的高压电才可以在激发电极之间产生电火花,从而可以避免低压误引爆情况的发生。另外,避免了在电点火管中焊接桥丝或桥带的复杂工艺,提高了产品的成品率,且避免了桥丝或桥带断裂所可能带来的易失效的隐患,从而具有良好的安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点火管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点火管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图3是现有电点火管的电极以及其间的桥丝或桥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点火管包括壳体1、导火药8和传火药2,传火药2和导火药8分别置于壳体1内的相对的两端,其中,所述电点火管还包括一对激发电极5,该对激发电极5的正负两个电极彼此绝缘,每个激发电极5的一端都延伸至壳体1的内部并且与导火药8接近或接触,导火药8置于壳体1内接近激发电极5的一端,传火药2置于壳体1内的另一端。
所述壳体1可由铁、铜、铝等金属或金属的合金、树脂等材料制成,优选为铝或铜。壳体1的形状优选为U型圆筒。当导火药8点燃后形成的能量传递到传火药2时,传火药2会瞬间燃烧产生巨大能量,这能量会冲出壳体1而作用于壳体1的外部。为了引导能量传播方向,壳体1的顶部密封,壳体1的底部具有开口(即传火孔),或者是受冲击易开裂的薄弱部分(例如厚度较壳体1的其它部分薄的凹槽),开口可以直接将传火药2的火焰传出,薄弱部分在传火药2点燃后开裂穿透。薄弱部分的厚度以传火药2在点燃时能够穿透为准,优选为0.3mm-0.5mm。当采用凹槽时,对所述凹槽的个数和形状没有特别限定,形状可以为梅花形或者米字形,可以冲压形成。
在开孔的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的电点火管还可以包括密封片6,密封片6位于壳体1内并与壳体1底部的开孔紧密贴合,传火药2置于密封片6上。所述密封片6可以为锡箔、树脂膜等,优选为铝箔胶带,厚度在0.1mm-0.3mm之间,作用是对开孔的壳体1进行密封,以免壳体1内部受潮或传火药2散落出壳体1等。同样,为了防潮,与壳体1底部相对的顶部也可以涂有防潮漆。
所述导火药8可以是如黑索金、奥克托今等对机械感度低的火药,导火药8燃烧时可转化为爆轰波。所述传火药2可以是如硼系点火药、硅系点火药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814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民爆中震源药柱旋熔式自动封口机
- 下一篇:骨创伤定位加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