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插头内架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81427.1 | 申请日: | 2007-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791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发明(设计)人: | 李声江;李维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声江;李维浩 |
主分类号: | H01R13/46 | 分类号: | H01R13/46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高之波 |
地址: | 464000河南省信阳市浉***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插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插头零配件,尤指一种电插头上的内架。
背景技术
电插头为一种电连接器,其结构一般是通过内架与电线连接,再套装一绝缘塑胶外壳构成,而电插头的种类有二脚和三脚的两大类,在生产该两类电插头时一般要先制作出二脚或三脚内架,再用相应规格的电线与之相连通,然后用绝缘塑胶外壳套装,从而生产出一完整的电插头。
作为电插头生产厂商一般需要随时按客户要求生产二脚和三脚的不同电插头,这样需分别针对二脚和三脚电插头开不同的模具生产二脚和三脚的内架,该生产方式不但增加生产成本、人工成本,还浪费工作时间、生产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同时适合二脚和三脚电插头同时使用的内架,不但节省了生产成本、人工成本,还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插头内架,包括左端子、右端子、支架,所述的左端子、右端子套设于所述的支架内,且左端子、右端子与所述的支架相垂直,其所述的支架由一对活动接触的左支架、右支架构成,所述的左支架的接触面上设有凸销,所述的右支架的接触面上设有与所述的凸销相匹配的凹口,所述的左支架与右支架通过一连接带连接。
更优的,所述的凸销的末端呈球状,所述的凹口呈内宽口窄状,所述的左支架、右支架与连接带一体成形,所述的左支架、右支架及连接带由软质塑胶材料制成,左支架、右支架可沿连接带的轴向旋转。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将内架公用于二脚或三脚的电插头内,使二脚内架和三脚内架合二为一,不但节省了开发模具的费用,还节省了生产时间,减少了生产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习用二脚内架结构示意图;
图2为习用三脚内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为二脚内架使用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为三脚内架使用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凸销和凹口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为二脚电插头使用时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为三脚电插头使用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一详细说明。
习用电插头内架如图1所示,为二脚电插头内架1,图2所示,为三脚电插头内架2,两者均为不同模具所生产出来的产品。
本实用新型产品具体公开了一种只需一套模具即可生产出适合两种电插头使用的电插头内架,如图3所示,一种电插头内架,包括左端子3、右端子4、支架34,左端子3、右端子4套设于支架34内,且左端子3、右端子4与支架34相垂直,所以左端子3与右端子4为一平行状态,支架34由一对活动接触的左支架31、右支架41构成。
如图4、图5所示,左支架31的接触面上设有凸销32,凸销32的末端有一定的弧度呈球状321,右支架41的接触面上设有与凸销32相匹配的凹口42,凹口42呈内宽口窄状421,当凸销32套入凹口42时会产生一自锁的效果。左支架31与右支架41通过一连接带43连接,左支架31、右支架41与连接带43在模具注塑时一体成形,因左支架31、右支架41及连接带43由软质塑胶材料制成,所以其韧性较大,所以左支架31、右支架41可沿连接带43的轴向旋转180度。
如图4所示,当要用在两脚电插头上时,只需将左支架31与右支架41同时轴向内旋转,直至凸销32完全插入凹口42时,左支架31与右支架41成一直线,再连接电线52、套装绝缘塑胶外壳51,即可生产出二脚电插头5,如图6所示。
如图4所示,当要用在三脚电插头上时,只需将左支架31与右支架41同时向外旋转,直到凸销32所在的面与凹口42所在的面成90度时,左支架31与右支架41成90度状,再连接电线62、套装绝缘塑胶外壳61,即可生产出三脚插头6,如图7所示。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声江;李维浩,未经李声江;李维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814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