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型设备的集装箱集成装卸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81383.2 | 申请日: | 2007-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959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03 |
发明(设计)人: | 田俊峰;王燕铭;宋岩;高福振;谢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燕铭;田俊峰 |
主分类号: | B65D88/12 | 分类号: | B65D88/12;B65D90/00;B65D88/5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01山东省烟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型 设备 集装箱 集成 装卸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卸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集装箱装卸装置。
背景技术
很多设备的运输是依靠集装箱进行的,海运尤其突出。采用集装箱运输有机动、隐蔽、安全和便于平时储存等优点,但也存在它的缺点。由于集装箱门向设置的限制,设备进出箱主要靠人力完成,当遇到某些体积大、形状不规则的大型设备时问题更为突出。当遇到此类情况时,若不能合理安排,巧妙设计,集装箱空间利用率将降低,同时人的劳动也加重。
另一方面,对一般的集装箱来说,当遇到某些体积较大、形状不规则的设备时,集装箱的空间利用率也降低。虽然也有采用开天窗和翼举门的集装箱以方便设备的装卸,但此时集装箱的密封性能难以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大型设备的集装箱集成装卸装置,能够实现大型不规则机械设备的箱外吊车装卸和人力推拉平台进出箱相结合,可以解决机动条件下大型不规则机械设备的集装箱装载难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大型设备的集装箱集成装卸装置,包括集装箱,其特征是:在集装箱内部底面上固定有两条平行导轨;还包括下方带有导向轮的移动平台;所述的导向轮滚动安装在所述导轨上。
在移动平台下方还设置有浮动轮机构。
在集装箱内部底面的内端,固定有两个定位柱,并在所述移动平台内端固定有定位锥,该定位锥与开设在定位柱上的定位孔相配合。
在集装箱内部底面的外端固定有两组锁紧底座,在所述锁紧底座上铰接有锁紧螺杆,该锁紧螺杆与固定于移动平台外端的锁紧爪配合连接并被锁紧螺母紧固。
所述浮动轮机构包括浮动杆和浮动轮,浮动杆上端与移动平台铰接,下端与浮动轮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该集装箱装载移动装置对普通集装箱改动较小,操作省力、方便,结构紧凑、性能可靠,综合指标达到了设计要求,能够解决大型不规则机械设备的集装箱装载难的问题。
定位装置可以保证在运输过程中,平台不会左右摇摆、上下颠簸。缩紧装置采用螺纹拧紧的方式可靠的限制了运输过程中平台沿导轨的运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锁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在集装箱1内部底面上固定有两条平行导轨2;还包括下方带有导向轮3的移动平台4;所述的导向轮3滚动安装在所述导轨2上。在移动平台4下方还设置有浮动轮机构5。
如图2所示,首先把锁紧螺母7拧下,将锁紧螺杆6通过转轴9绕锁紧底座10旋转到接触集装箱1底面为止。将移动平台4沿两条平行导轨2从集装箱1中拖出,待拖到适当位置,第一对浮动轮随浮动杆从集装箱1上落下,浮动轮与地面接触,再将销轴插上把浮动杆固定。此时浮动轮机构5可以支撑移动平台4在集装箱1外的重力。继续拖动移动平台4,可使第二对浮动轮机构工作。视实际使用情况决定移动平台4拉出集装箱1的长度。将货物放置到移动平台4上后,将移动平台4推入集装箱1内,到适当位置将第二对浮动轮机构收起,继续推动移动平台4,到适当位置,再将第一对浮动轮机构5收起。
如图3所示,定位锥12插入定位柱11上的定位锥孔中,将移动平台定位。最后将锁紧螺杆6与锁紧爪8配合,并用锁紧螺母7将二者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燕铭;田俊峰,未经王燕铭;田俊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813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