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磁感应检测头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178888.3 | 申请日: | 2007-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568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05 |
| 发明(设计)人: | 陈缵光;刘翠;李偶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27/72 | 分类号: | G01N27/72;G01N30/62;G01N27/44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0275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感应 检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析检测装置。尤其一种适用于在线分离分析方法如毛细管电泳、微流控芯片、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检测器是在线分离分析如毛细管电泳、微流控芯片、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仪器的核心部分之一。目前的检测器主要有紫外吸收检测器、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电导检测器、安培检测器、质谱检测器等。其中,紫外吸收检测器和电导检测器通用性较强,但灵敏度较低;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和安培检测器灵敏度较高,但测定对象不多;而质谱检测器涉及到昂贵的仪器,成本很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在线分离分析如毛细管电泳、微流控芯片、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的磁感应检测头。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技术方案是:在管状通道的外侧设置电感线圈,电感线圈的外侧套有导磁外壳。电感线圈中央的磁力线平行通过管状通道。电感线圈接往电感测量装置,电感测量装置的输出端接往记录仪。
导磁外壳可用铁氧体、铁钕硼合金等材料。导磁外壳可做成磁环,即环状导磁外壳;或做成杯状,即导磁外壳。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中,电感线圈内的磁力线平行通过管状通道,电感线圈外沿的磁力线则从导磁外壳通过。电感线圈内物质的磁导率直接影响电感线圈的电感量。当磁导率大于分离介质的被测组分流经电感线圈时,电感测量装置的输出信号变大,图谱出现正峰;对磁导率小于分离介质的被测组分流经电感线圈时,电感测量装置的输出信号变小,图谱出现负峰。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体现在:所有的物质都有一定的磁导率,具有一定的导磁性能,只要选择合适的分离介质,使各组分与分离介质的磁导率存在差异,就能对各种组分都有响应。因此这种检测装置具有较好的通用性。
另外,本实用新型应用时只需将电感线圈套在管状通道外侧,或将管状通道穿过电感线圈。不象一般电化学检测那样由于电极与溶液接触造成电极污染;也不象光学检测那样需刮去某些分离通道外的保护层而容易使之折断。本实用新型在应用上也比较简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带磁环外壳结构的磁感应检测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带磁杯外壳结构的磁感应检测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管状通道,如分离毛细管,色谱柱,外延管等;2为线圈;3为磁环状导磁外壳;4为磁杯状导磁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介绍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在管状通道(1)的外侧设置电感线圈(2),电感线圈(2)的外侧套有导磁外壳(3,4)。电感线圈内的磁力线平行通过管状通道,电感线圈外沿的磁力线则从导磁外壳通过。
电感线圈内物质的磁导率直接影响电感线圈的电感量,据此,可通过测量电感线圈的电感量来测定物质的磁导率。测量时,电感线圈接往电感测量装置;作为在线分离分析如毛细管电泳、微流控芯片、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的磁感应检测头时,电感测量装置的输出端接往记录仪。
导磁外壳可用铁氧体、铁钕硼合金等材料,做成磁环或磁杯等形状,即环状导磁外壳(3)或杯状导磁外壳(4)。
用作分离毛细管电泳的磁感应检测头时,将电感线圈套在分离毛细管近出口端外侧,或将分离毛细管穿过电感线圈。作为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的磁感应检测头时,结构相似。也可以在在线分离的柱末端,接上外延管,应用本磁感应检测头。
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88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