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掀启式垃圾桶盖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78724.0 | 申请日: | 2007-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962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23 |
发明(设计)人: | 陈进镃 | 申请(专利权)人: | 塑根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F1/16 | 分类号: | B65F1/16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钱凯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掀启式 垃圾 桶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桶,尤其涉及一种设于该垃圾桶上可以手动上拉开启的掀启式垃圾桶盖。
背景技术
目前已知具有桶盖的垃圾桶设计,其主要是令该桶盖的垃圾投入口中装设一盖板,该盖板一端且结合扭力弹簧枢设于桶盖的盖体中,该桶盖盖设于该垃圾桶桶体的上端口处,当人们欲将垃圾投入垃圾桶时,以手按压该盖板向下旋摆,而使垃圾投入口开启,再将垃圾投入该垃圾桶桶体内,并于释放盖板后,可借由扭力弹簧的回复弹力推顶盖板复位。
前述设于垃圾桶上的桶盖设计,虽提供一种盖板可自动复位的结构,然而,当人们欲将多量的垃圾分多次依序投入垃圾桶内时,因该桶盖的盖板具有自动复位的功能,且无定位机制,造成每一次将垃圾投入垃圾桶内,即需按压盖板向下旋摆一次,且须施以较大的力量方能使垃圾投入口开启较大,因而造成人们使用操作上的诸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掀启式垃圾桶盖,使该盖合于盖体上的盖板,可为手持朝后方旋摆后,该盖板可位于垃圾投入口内侧或外侧抵靠定位,以便于人们将垃圾投入垃圾桶桶体内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掀启式垃圾桶盖,包括:一盖体;其特征在于,该盖体形成至少一垃圾投入口,于该垃圾投入口的内侧壁上设有挡块;至少一盖板组,对应组设于该垃圾投入口中,该盖板组包括一盖板以及一连接板,该盖板对应盖合于垃圾投入口,该连接板是一小于垃圾投入口的板体,并可旋转地连接于该盖板底面与该盖体垃圾投入口一端的内侧壁处。
前述的掀启式垃圾桶盖,其中盖体于该垃圾投入口的一端处两相对应侧壁上各设有一枢柱状第一枢接部,该盖板底面具有二第一连接部,该连接板包括二第二连接部位以及二第二枢接部,该二第二连接部设于该连接板一端,分别对应枢接该盖板底面的二第一连接部,该二第二枢接部设于该连接板两侧,分别与该盖体的第一枢接部相对枢接。
前述的掀启式垃圾桶盖,其中盖体的第一枢接部是形成凸出的枢柱,该第二枢接部为相对应的枢孔,使该连接板与盖体间呈可旋转地组合。
前述的掀启式垃圾桶盖,其中盖板底面的二第一连接部形成凹状的枢接槽,该连接板的二第二连接部形成相对应的杆状枢接杆,使该连接板与盖体间可旋转地连结组合。
前述的掀启式垃圾桶盖,其中连接板远离第一连接部的一端形成一凹部。
前述的掀启式垃圾桶盖,其中盖体于该垃圾投入口相对应的两侧壁中段上各设有一挡块。
本实用新型的掀启式垃圾桶盖设计,其特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掀启式垃圾桶盖中主要是令盖板借由一连接板可转动地连接于盖体的垃圾投入口中,借此,让人们可手持该盖合于盖体上的盖板朝后方旋摆后,令该盖板位于垃圾投入口内侧或外侧抵靠定位于盖体上定位,维持开启状态,以便于人们将欲投入垃圾桶内的所有垃圾完全投入后,再以手持盖板盖回盖体的垃圾投入口中,解决前述现有垃圾桶盖的盖板不具定位功能,会立即复位关闭而不便于垃圾投入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掀启式垃圾桶盖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掀启式垃圾桶盖较佳实施例组设于垃圾桶桶体上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掀启式垃圾桶盖较佳实施例组设于垃圾桶桶体上呈闭合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掀启式垃圾桶盖较佳实施例组设于垃圾桶桶体上呈第一种掀启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掀启式垃圾桶盖较佳实施例组设于垃圾桶桶体上呈第二种掀启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掀启式垃圾桶盖较佳实施例组设于垃圾桶桶体上,盖板一端被下压呈开启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垃圾桶体 2垃圾桶盖
10盖体 11垃圾投入口
12第一枢接部 13挡块
20盖板组 21盖板
211手持部 212第一连接部
22连接板 221第二连接部
222第二枢接部 223凹部
224弹片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掀启式垃圾桶盖的一较佳实施例,由图中可以见及该垃圾桶盖2包括一盖体10以及至少一盖板组20,在本较佳实施例是揭示该垃圾桶盖2具有二盖板组20,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塑根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塑根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87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多级泵导叶
- 下一篇:一种传送带喷水清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