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发光功能的自行车踏板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178675.0 | 申请日: | 2007-09-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275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9 |
| 发明(设计)人: | 曾瑞皇;陈加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登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M3/08 | 分类号: | B62M3/08;B62J6/00;B62J6/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 |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 功能 自行车 踏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具发光功能的自行车踏板结构,尤指一种可利用第一、二齿轮转动时的差速比,带动永久磁铁快速转动获得充足的发电量,而使发光单元达到稳定发光的功效。
背景技术
按,一般现有者如中国台湾省专利公报,公告第530806号的具发光效果的脚踏车踏板,其是包括:一踏板本体,其是由一框状体在一端设前端部,另一相对端设末端部,前、末端部的两端各连伸形成有一侧部,在前端部与两侧部内侧壁间连伸一中座,所述的前端部在内形成一开口朝外的容槽,侧部是在外侧面设一轨道,前端部的容槽开口另罩设锁定有一端罩,端罩对准中座设有一穿孔,所述的侧部是包含有一连伸在前、末端部端缘之间的侧板,侧板在相邻在容槽所述的端的上、下方是凹设有缺口状的容线缺口,侧板的外侧是连伸有ㄈ形框状的框缘,使框缘与侧板之间形成轨道,端罩两侧自由端得靠抵在框缘的端缘,所述的踏板本体在容槽的侧壁在开口方向的两端各凹设有小缺口,端罩为ㄇ形,端罩是在朝向踏板本体一面,对应卡制定位于小缺口而突设有卡凸;
一枢设在中座内的心轴,心轴一端是突出在端罩的穿孔,相对于容槽内所述的处环设固定有永久磁铁,并在永久磁铁的外侧是环设有一黏固在容槽内端面上的线圈座,线圈座与永久磁铁之间保持有一设定距离;
各一插装在于踏板本体侧部的反光板,反光板是插装在轨道内,在反光板上嵌装固定有数发亮组件,各发亮组件并接通到线圈座,使线圈座发电的电能接通各发亮组件使其发光。
虽然上述现有的具发光效果的脚踏车踏板是可通过心轴的转动让永久磁铁配合线圈座产生电力,而提供所需的电力至发亮组件使的发出光源;但是由于所述的线圈座并无蓄电的功能,因此,当发光的动作进行时,所述的心轴必须要通过踏板本体持续不断的转动,才能让永久磁铁配合线圈座产生电力,所以当脚踏车的骑士因等候红灯、市区塞车、车行速度较慢、或是行驶至下坡路段,而有不再踩踏踏板本体转动的情形时,即会使所述的永久磁铁无法配合线圈座产生持续性稳定的电力,而造成因供电量的不足,导致发亮组件呈现断续发光的情形,而无法持续发光,使所述的脚踏车的踏板本体不再转动时,所述的发亮组件便无法持续发出光源,造成所述的发亮组件无法达到警示的效过,使得所述的发亮组件形同虚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具发光功能的自行车踏板结构,用以克服上述缺陷。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具发光功能的自行车踏板结构,包含两侧是分别具有插槽且中央处具有支撑部的踏板,所述的踏板的一端具有一连通所述的支撑部的轴孔;一具有发光部与线圈座的发光单元,所述的发光部是设在插槽中,且线圈座上是活动套设一端面具有齿状部的永久磁铁;以及一具有轴杆与第一、二齿轮的转动单元,所述的第一齿轮是设在轴杆上,且轴杆是活动设在轴孔中,所述的第二齿轮具有相互层迭的第一、二齿盘,且第一齿盘是小于第二齿盘与第一齿轮,而第一、二齿盘是分别啮合第一齿轮与永久磁铁的齿状部。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在于,可利用第一、二齿轮转动时的差速比,带动永久磁铁快速转动获得充足的发电量,而使发光单元达到稳定发光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状态俯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状态侧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线圈座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剖面状态俯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踏板;11-插槽;12-反光板;13-支撑部;14-轴孔;15-盖体;151-扣勾;2-发光单元;21-发光部;211-电路板;212-发光体;22-线圈座;221-线圈;23-永久磁铁;231-齿状部;3-转动单元;31-轴杆;311-螺纹部;32-第一齿轮;33、33a-第二齿轮;331、331a-第一齿盘;332、332a-第二齿盘;333-心轴;4-转动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新型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登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登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86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控机床用冷风切削装置
- 下一篇:电子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