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视力障碍康复眼罩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78600.2 | 申请日: | 2007-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5403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26 |
发明(设计)人: | 杨孟君;姜兴鹏;徐志龙;杨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孟君 |
主分类号: | A61F9/04 | 分类号: | A61F9/04;A61H3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4000重庆市万州区***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视力 障碍 康复 眼罩 | ||
1、一种视力障碍康复眼罩,其特征由眼罩基座(12)与眼罩针灸芯(26)组成,眼罩针灸芯(26)粘涂适量硅酮胶后插入眼罩基座治疗柱(24)相应大小的内空腔(25)中,用眼罩基座(12)将眼罩针灸芯(26)连接成治疗器,制成视力障碍康复眼罩,其形状为覆盖于眼周22个穴位的规则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的视力障碍康复眼罩,其特征是眼罩基座(12)按两眼眼周穴位分布设22个治疗点,分别对应治疗两眼的睛明(1)、攒竹(2)、鱼腰(3)、丝竹空(4)、太阳(5)、瞳子髎(6)、球后(7)、承泣(8)、四白(9)、健明(10)、下睛明(11)穴22个治疗点凸出22根高低不同的治疗柱(24),其中双太阳穴位治疗柱(17)高度为3-8mm,双四白穴位治疗柱(21)高度为10-15mm,双瞳子髎穴位治疗柱(18)高度为8-13mm,双丝竹空穴位治疗(16)和双球后穴位治疗柱(19)的高度为12-17mm,双承泣穴位治疗柱(20)、双健明穴位治疗柱(22)的高度为14-19mm,双下睛明穴位治疗柱(23)、双攒竹穴位治疗柱(14)、双鱼腰穴位治疗柱(15)的高度为16-21mm,双睛明穴位治疗柱(13)的高度为22-27mm.;治疗柱直径:双太阳穴位治疗柱(17)直径为10-15mm,双四白穴治疗柱(21)的直径为11-16mm,其他穴位治疗柱的直径为5-10mm;眼罩基座治疗柱(24)上端有插针灸芯(26)内空腔(25),深度为1-10mm,直径比治疗柱直径-2mm;眼罩基座(12)材料为弹性体高分子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力障碍康复眼罩,其特征是眼罩针灸芯(26)用速效针灸功能复合材料制成,形状为圆柱形,高度1-10mm,直径3-3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孟君,未经杨孟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860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