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碳氢氮元素分析仪用的燃烧管有效
| 申请号: | 200720178454.3 | 申请日: | 2007-10-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676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 发明(设计)人: | 罗建文;刘长江;李学时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开元仪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1/12 | 分类号: | G01N31/12;G01N1/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长龙 |
| 地址: | 410000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氢 元素 分析 燃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烧管,具体地涉及一种碳氢氮元素分析仪用的燃烧管。
背景技术
目前,燃烧管多采用石英管或刚玉管,形状一般为柱形直通管,在柱形直通管上方敞口,底部设孔。使用时将直通管直立放置并在直通管的中部放置坩埚,在坩埚的下面放置炉试剂,坩埚中放入燃煤,并从直通管的顶部通入氧气,燃煤燃烧产生的燃烧气体经炉试剂滤除有害气体后从直通管底部小孔排出。为了收集这些燃烧气体,还需要在直通管外部套设外管,以将燃烧气体从外管顶部引出。这种燃烧管高度较高,占用空间大,而且由于进气装置和燃烧气体收集装置同在一端,其外连结构比较复杂,使用和维护都不方便。此外,由于在直通管中既要装坩埚,又要装炉试剂,受炉体空间的限制,装在直通管内的坩埚高度较小,制约了燃烧样品的总个数,对于较多样品的测试,坩埚更换频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上述缺点,提供了一种碳氢氮元素分析仪用的燃烧管。该燃烧管体积小、占用空间少,而且外连结构简单,便于进气装置和燃烧气体收集装置的设计和维护。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碳氢氮元素分析仪用的燃烧管,所述燃烧管由二根竖管和连通该二根竖管底部的横管构成。
所述横管与竖管的连接位置略高于竖管底部。
所述横管直径小于竖管直径。
其中一根竖管高度高于另一根竖管的高度。
由于采用了二根竖管和一根连通横管的结构,可以在其中一根竖管内放置坩埚,而在另一根竖管内放置炉试剂,从而大大降低燃烧管的高度,减少燃烧管的占用空间,而且进气装置和燃烧气体收集装置可以分别与二根竖管连接,也简化了外连结构。此外,由于坩埚单独放置在一根竖管内,因此可以通过增加其高度而增大坩埚的容积,从而增加测试燃烧样品的总数量。所述横管与竖管的连接位置略高于竖管底部可以避免垫在坩埚底部的高温棉向另一竖管串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燃烧管的结构示意图。
1.竖管 2.横管 3.进气口 4.燃气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用于提供燃烧气体的燃烧管,该燃烧管由二根竖管1和连通该二根竖管1底部的横管2构成。所述横管2与竖管1的连接位置略高于竖管1底部。所述横管2直径小于竖管1直径。其中一根竖管1高度高于另一根竖管1的高度。
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燃烧管较高竖管端部作为进气口3,产生的燃烧气体经过竖管1、横管2从另一竖管1端部的出气口4流出。较矮的竖管在使用时,隐藏在炉体的下面,使得检测仪器的外观更为整洁。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碳氢氮元素分析仪用的U型燃烧管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开元仪器有限公司,未经长沙开元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84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麻纤维接枝胺化改性工艺
- 下一篇:车辆刹车装置的刹车组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