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枢轴联接结构及采用该结构的工作机械司机室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78301.9 | 申请日: | 2007-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096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2 |
发明(设计)人: | 夏立齐;张涛;冯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卡特彼勒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1/10 | 分类号: | F16C1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段斌;张文 |
地址: | 新*** | 国省代码: | 新加坡;SG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枢轴 联接 结构 采用 工作 机械 司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枢轴联接结构以及利用这种枢轴联接结构的工作机械司机室。
背景技术
通常的工作机械司机室包括几根支柱和横梁,它们通过焊接或者其它方式联接,并通过某种联接方式安装到用于承载司机室的基座上。为保障工作机械司机的人身安全,设计司机室时需要考虑翻车保护结构(ROPS)。有的司机室ROPS设计采用枢轴联接结构将司机室安装到基座上。
枢轴联接结构通常包括一个带有枢轴孔的枢轴联接头,以及一个其上可以固定枢轴的枢轴座。安装时,使枢轴穿过枢轴孔固定在枢轴座上从而实现枢轴联接。或者,也可以是枢轴固定于枢轴联接头上,枢轴座上提供枢轴孔供枢轴穿入。这种枢轴联接结构可以用于很多场合,例如工作机械司机室与基座之间的联接。
采用上述枢轴联接结构的司机室能够较好地抵御横向,即与前后枢转方向正交的方向,的载荷,但是,抵御司机室在纵向(即前后枢转方向)方向上受到的载荷的能力仍不够强。极端情况下(例如向后翻车),司机室受到很大的纵向载荷,由于支柱与枢轴座之间能发生纵向相对枢转而不受任何限制,司机室易于发生纵向的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枢转受阻的枢轴联接结构,包括枢轴联接头和枢轴座,枢转联接头枢轴地联接到枢轴座,还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枢轴联接头和枢轴座至少其中之一上的枢转阻止装置,用于阻止枢轴联接头在至少一个枢转方向上相对于枢轴座枢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工作机械的司机室,其通过如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枢转受阻的枢轴联接结构安装至基座,其中枢轴联接头与司机室的立柱连接,枢轴座与基座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枢转受阻的枢轴联接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枢转受阻的枢轴联接结构的实施例装配后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枢转受阻的枢轴联接结构的第一实施例中另一种可选的挡块设计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一种可选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选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又一种可选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再一种可选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的采用枢转受阻的枢轴联接结构与基座联接的工作机械司机室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枢轴联接结构以及采用该结构的工作机械司机室。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枢轴联接结构100包括:枢轴联接头10,枢轴座20,以及枢转阻止装置。枢轴联接头10与司机室支柱4连接,并且该枢轴联接头10具有枢轴孔12以允许采用螺栓形式的枢轴22从中穿过,从而能够纵向枢转。枢轴座20包括左右(前、后、左、右方向分别如图中箭头A、B、C和D所示)两块枢轴支撑板24和26以及底板28。枢轴座20的底板28通过螺栓之类的联接方式安装到基座(未图示)上。枢轴22固定到枢轴座20的枢轴支撑板24和26上。
在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枢转阻止装置包括:在枢轴联接头10的前侧设置的限位块15,以及在枢轴座20的前侧设置的挡块25。限位块15可以与枢轴联接头10一体形成,或者也可以通过焊接与枢轴联接头10连接。挡块25可以通过焊接与枢轴座20连接。
图2是图1所示的实施例装配后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当枢轴联接头10安装到枢轴座20上时,挡块25在所述限位块15下侧与之上下相邻。这样,当枢轴联接头10开始发生相对于枢轴座20的转动时,限位块15与挡块25互相抵靠,从而阻止枢转。如图2所示,在实施本实用新型时,为了安装的方便,可以设计挡块25与限位块15之间留有小的间隙。
枢转阻止装置,如本实施例中的限位块15和挡块25,可以设置在枢轴联接结构的前侧。当然,也可以在枢轴联接结构的后侧设置枢转阻止装置或者前后两侧都设置枢转阻止装置以防止前后两个方向的枢转。
作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枢转阻止装置的一种替换方案,枢轴座20上的挡块25可以设置于限位块15的前侧(未图示),即挡块25的后侧与限位块15的前侧相对,也可以达到阻止枢转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卡特彼勒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未经卡特彼勒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83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U肋梁焊接转角度机构
- 下一篇: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包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