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圆周洒水的喷嘴头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78149.4 | 申请日: | 2007-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791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曾嘉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蔚扬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B1/02 | 分类号: | B05B1/02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高凤荣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周 洒水 喷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喷洒水作业的喷嘴,尤其涉及一种全圆周洒水的喷嘴头。
背景技术
目前在各种园艺或农作物的种植生长过程中,洒水是其中一项必要的工作,例如农作物的生长或草皮的保养等,均必需定时且定量的进行喷洒水作业,以维护植物的生长,其于使用时是利用水管连接至水源处或经由加压水泵予以送出,具有一定压力的水经由喷嘴头送出,即可进行喷洒水的工作。
其次,喷嘴头的最佳使用状态,可使喷洒角度广达360度的全圆周洒水状态;故,目前各种市售洒水喷嘴头结构,其大都可达到360度的广角范围的喷洒水作业;然而,综观这些所谓360度洒水的喷嘴头,实际上在使用时仍存在如下的缺点:
1、现有喷嘴头结构,有的因出水结构设计不佳,使水流在作径向喷洒时,会有某一角度的死角,以致盖体旋开到顶点时,仍未能达到360度全圆周的喷洒水作业,此类型专利见诸于美国第5556036号专利。
2、现有喷嘴头另一种形态的缺点,是该上端的盖体旋转开启时,其上升的行程未能精准有效控制,因此容易使得旋转超过360度,使部分水流会有重叠情形,以致喷水作业有部分角度是重复洒水状态,形成洒水不均匀的缺点。
3、如图9A、图9B所示,现有喷嘴头盖体60底部的螺旋面61的径向断差面所形成的挡止部62,是呈一径向直线,此种结构几乎见诸于市售各种喷嘴头,然本创作人研究后发现,该断差面挡止部62呈直线形态,易使上下喷出的水流于此处汇集时,形成一水柱形态,导致无法均匀分布洒水,为其未尽完善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全圆周洒水的喷嘴头,其可在360度呈全圆周喷洒水作业,并能够防止形成水柱,而使喷洒水更均匀。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全圆周洒水的喷嘴头,包括:一盖体,其底缘形成一第一螺旋面,且其高低弧形面绕行360度后于高低交接处形成断差面的第一挡止部,且于底部形成一圆管体;一上本体,是呈中空管状体,其管壁上周缘相对于该盖体的第一螺旋面,设有一与其相配合的第二螺旋面及第二挡止部;一下本体,是借由高频接合在该上本体的底端,其管内中央设有一中空螺合部及数片分隔板,而各分隔板间则形成供水流通过的流道;一螺栓,是由下而上锁定在该盖体底端的圆管体内,以使上述元件组合而构成一喷嘴头形态;其特征在于,该下本体的中空螺合部底端设有一段轴向凹环槽;该盖体底端的圆管体,是上段部呈螺牙体供锁入该中空螺合部内,而下段部则设有一道跨过中心的径向缺槽,形成两片对称的半圆弧体,并于最底缘形成扩大外径的凸环肋,且该凸环肋被上述螺栓轴向穿伸而径向撑张,恰可在该凹环槽内位移,并于盖体旋转360度时该凸环肋的上升导程刚好顶抵在该凹环槽的槽底面。
前述的全圆周洒水的喷嘴头,其中盖体的第一挡止部包括呈型体的非径向直线形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可在360度呈全圆周喷洒水作业,并能够防止形成水柱,而使喷洒水更均匀。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盖体反向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下本体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剖视图,其显示盖体关闭。
图5A是图5所示5A部位的放大示意图。
图5B是显示盖体开启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视图,显示盖体开启。
图7是本实用新型盖体的仰视示意图。
图8是显示盖体旋转角度与行程的坐标图。
图9A、图9B是现有喷嘴头的盖体侧视及仰视图。
图中标号说明:
10喷嘴头 32第二挡止部
20盖体 40下本体
21第一螺旋面 41中空螺合部
22第一挡止部 42分隔板
221第一段 43流道
222第二段 44轴向凹环槽
23圆管体 50螺栓
24螺牙体 51根部
25径向缺槽 26凸环肋
30上本体 31第二螺旋面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包含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蔚扬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蔚扬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81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松软煤岩层下向钻孔抽采卸压瓦斯施工方法
- 下一篇:液晶显示器及其背光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