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射钉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178122.5 | 申请日: | 2007-10-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059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24 |
| 发明(设计)人: | 项海波;刘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百能达(重庆)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C1/00 | 分类号: | B25C1/00;B25C1/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张德胜 |
| 地址: | 400700重庆市北***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射钉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持钉钉工具,具体说是一种射钉器。
现有技术
目前市场上已有的射钉器的击发装置一般均需有阻铁或阻铁销,这种阻铁阻铁销式的击发机构,可靠性不好,而且在有的射钉器因为结构的原因而不能采用。因此有很大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射钉器,其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较好的通用性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射钉器,包括发射管2、发射管2上的凸台3、发射管簧4、顶块5、顶块销6、击锤7、击发簧8、顶块5上的平钩9、击发杆10、击发杆上的小钩11、扳机12、扳机簧13、击发杆轴14、顶销15、顶销簧16、击针17、击针座18、击针簧19、握把20;其发射管2、发射管簧4、扳机12安装在机匣1内,顶块5通过顶块销6连接在击锤7上,同时压住顶销15和顶销簧16,再和击发簧8一起安装在握把20内,击针17、击针簧19安装在击针座18内,进而安装在握把20内;击发杆10和扳机簧13通过击发杆轴14安装在握把20上。发射管2和发射管簧4压缩后,发射管2上的凸台3压顶块5,顶块销6压击锤7后退并压缩击发簧8,击发杆10上的小钩11扣住顶块5上的平钩9。
上述击锤7可前后移动,后退压缩击发簧8,前进撞击击针17。块5在平钩9、顶销15和顶销簧16作用下,可绕顶块销6转动。击发杆10可绕击发杆轴14转动,转动时,击发杆上的小钩11可以勾住顶块5。
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了现有射钉器的通用部件,将其变形,移位,在不多增加零件的情况下,完成击发动作,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并且由于扳机直接连动了击发杆,保证了击发动作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准备击发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发射管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顶块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击发杆示意图。
图中:符号1代表机匣,符号2代表发射管,符号3代表发射管上的凸台,符号4代表发射管簧,符号5代表顶块,符号6代表顶块销,符号7代表击锤,符号8代表击发簧,符号9代表顶块上的平钩,符号10代表击发杆,符号11代表击发杆上的小钩,符号12代表扳机,符号13代表扳机簧,符号14代表击发杆轴,符号15代表顶销,符号16代表顶销簧,符号17代表击针,符号18代表击针座,符号19代表击针簧,符号20代表握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本实用新型的射钉器及其击发装置包括:机匣1、发射管2、发射管2上的凸台3、发射管簧4、顶块5、顶块销6、击锤7、击发簧8、顶块5上的平钩9、击发杆10、击发杆上的小钩11、扳机12、扳机簧13、击发杆轴14、顶销15、顶销簧16、击针17、击针座18、击针簧19、握把20。其中发射管2、发射管簧4、扳机12安装在机匣1内;顶块5通过顶块销6连接在击锤7上,同时也压住了顶销15和顶销簧16,再和击发簧8一起安装在握把20内;击针17、击针簧19安装在击针座18内,进而安装在握把20内;击发杆10和扳机簧13通过击发杆轴14安装在握把20上。
本实用新型准备射击时,先缩发射管2和压缩发射管簧4,发射管2上的凸台3压顶块5,通过顶块销6压击锤7后退及压缩击发簧8.同时,顶块5上的平钩9被击发杆10上的小钩11扣住,如图2。
本实用新型射击时,扣动扳机12,扳机12推动击发杆10和压缩扳机簧13,击发杆10沿击发杆轴14转动,带动击发杆10上的小钩11,使小钩11扣动顶块5上的平钩9,使顶块5压顶销15和压缩顶销簧16而绕顶块销6转动,从而脱离发射管2的凸台3。这样,顶块5、顶块销6和击锤7,顶销15和顶销簧16等,在击发簧8的压力下向前运动,撞击击针17,击针17在击针座18内向前运动,克服击针簧19的阻力,撞击射钉弹21,使射钉弹21内的火药燃烧产生能量而推动射钉,完成固定作业。射击完后,发射管2在发射管簧4的作用下向前运动复位;这时,顶块5也在顶销15和顶销簧16的作用下,绕顶块销6转动而复位;击发杆10也因扳机簧13的推动,绕击发杆轴14旋转而使扳机12复位成如图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百能达(重庆)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百能达(重庆)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81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动式机加工件定位卡座
- 下一篇:新型的多功能火灾监控系统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