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室内空气净化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178116.X | 申请日: | 2007-10-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503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 发明(设计)人: | 李举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举 |
| 主分类号: | A61L9/014 | 分类号: | A61L9/014;A61L9/22;A61L101/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41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室内空气 净化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净化器,特别是室内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室内空气净化器主要采用多孔性、表面积大的活性炭、硅胶、氧化铝等作为有害气体的吸附剂,用于去除空气中的氨气、二氧化碳、硫化氢和挥发性的有机化合物等。气体与固体吸附剂依靠范德华力的吸引作用而被吸附住。吸附技术是目前去除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最常用的控制技术,但这些材料对去除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的效果不大,除臭也比较困难,并且吸附容易达到饱和,已经吸附的有害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又会重新释放出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点而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吸附室内各种有害气体,又能除臭,并且吸收有害气体后,活性碳不会饱和,不会使已经吸附的有害气体又重新释放出来的室内空气净化器。
如图1所示,由活性炭过滤吸附系统,吸、排风系统,负离子发生系统,反吸附控制系统,收集有害气体清除系统,构成的室内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过滤吸附系统采用活性碳制成过滤吸附装置,吸、排风系统采用双向运转电动机风机,可使活性炭过滤吸附系统正、反两个方向产生风力,负离子发生系统对已经过滤吸附后的气体进行二次净化处理,反吸附控制系统可定期对吸附有害气体接近饱和的活性炭进行强排风清除,收集有害气体清除系统采用套罩在机壳外的漏斗形软塑管出风口端置于室外方式,将清除后的有害气体释放于室外大气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对室内空气进行两次不同方式的净化处理,对有害气体进行吸附作用的活性炭接近饱和后,用强排风方式进行反吸附,并将清除后的有害气体收集释放于室外大气中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室内空气净化器的结构原理图
图2为反吸附控制系统电路原理图
图3为负离子发生系统电器原理图
图1中:1是活性炭过滤系统网罩;2是机壳;3是活性炭过滤吸附系统;4是网罩;5是吸、排风风机扇叶;6是电动机;7是反吸附控制系统;8是负离子发生系统;9是网罩。
具体实施方式
设置在机壳2内的电动机6,正向运转时带动吸、排风机扇叶5作顺时针方向运转,此时室内空气通过过滤系统网罩1,活性炭过滤吸附系统3,网罩4吸入,各种有害气体被活性炭吸附,未被吸附的气体进入负离子发生系统8被二次净化处理,经过两次净化处理后的清新空气通过网罩9回归于室内,反吸附控制系统可使电动机6作反向运转,带动吸、排风扇叶5作逆时针方向旋转,收集有害气体清除系统采用套罩在机壳外的漏斗形软塑管出风口端置于室外方式,将清除后的有害气体释放于室外大气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举,未经李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81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