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底部分离式断桩处理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178032.6 | 申请日: | 2007-10-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281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31 |
| 发明(设计)人: | 曹新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新恒 |
| 主分类号: | E02D5/64 | 分类号: | E02D5/64;E02D5/3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22北京市朝阳区平乐园1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底部 分离 式断桩 处理器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土建施工桩基础施工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在土建施工中高层建筑建设,桥梁建设工程的基础施工中,桩基础通常采用钻孔灌注桩。在灌注桩施工过程中难免要遇到断桩的情况。灌注桩事高层建筑物及桥梁的基础,它的质量缺陷直接影响到高层建筑及桥梁的质量,在灌注桩施工质量标准中是不允许断桩存在的,一旦发生断桩事故就必须进行处理。但传统的断桩处理方法是一旦发生断桩事故第一步就是试图将钢筋笼拔出以降低损失,然后再清理孔内的混凝土;或者在桩的两边对称的再补充两棵新桩再用盖梁将两棵新桩连接在盖梁上接续断掉的桩。不管采用哪一种处理方式都会产生时间,资金的极大浪费。到目前为止尚无较好的处理方法及相关的处理装置,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工程界;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解决这一工程难题而构思设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目前处理断桩问题时的费时、延误工期、损失严重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在断桩发生时不用重新原位成孔或补钻扁担桩即能第一时间处理达标的灌桩处理设备。使用本实用新型在发生断桩时只要将原灌注导管立即拔出,改用本实用新型装置二次下导管;本实用新型规避了二次灌注时的泥浆隔断原混凝土与二次灌注时新混凝土而形成的软弱夹层的问题,同时解决了由于管内水位低而形成管涌、渗水问题;保证导管底端能够进入到原浇筑混凝土层、导管在重新浇入混凝土之前始终处于与泥浆、原混凝土面上的浮浆及孔底沉渣的隔离状态,从而保证二次下导管浇筑的混凝土与先前浇筑的混凝土紧密结合没有泥浆夹层、确保桩身的连续性及桩身的质量。在本实用新型装置进入到原浇筑混凝土2-4m后即可解除内层密封、完成灌浆导管和导弹头的分离。
本实用新型由加厚导管,导管底节(不同于一般节导管),导弹头,导弹头分离系统,导向筒击锤,密封圈,钢丝绳构成。导弹头通过分离系统与导管相连固定并密封,通过导管底节的密封圈形成密闭的导管空间,实现与泥浆、原浇筑混凝土顶浮浆及孔底沉渣的隔离;待导管进入到原混凝土2-4m后,利用导向筒击锤(导向筒击锤由钢索连接,通过绞架或卷扬设备控制导向筒击锤的升降,并控制锤击时的降落高度)自由落下的冲击力锤击分离系统的活动轴帽,活动轴传力给牵引钢索使固定销回缩,回缩后由销钉套筒内的制动销防止销钉回位,从而实现导弹头与导管的脱离。当锤击分离后仍应保留部分导弹头的钢筒在导管内通过与固定在底节导管的密封橡胶环实现分离状态的密封隔水。回收导向筒击锤,向导管内浇筑混凝土即可,待混凝土上升一定高度时(约于井孔内的泥浆面相平)将导管提升0.5-1m高度即可。
导弹头与导管的底节连接通过分离系统的六个销钉固定,将导弹头与导管底节连接好后即可下放导管,导管其他节段与现有导管的连接方式完全相同,导管下够深度之后,向导管内下放导向筒击锤,导向筒由钢索系好在绞架或卷扬设备上、当导向筒击锤下落到距分离系统的活动轴帽5m左右时释放导向筒击锤,使导向筒击锤自由下落;利用下落过程中形成的冲击力冲击分离系统活动轴;活动轴向下运动传力给系在销钉上的钢丝绳牵动销钉回缩,活动轴下降后由于销钉套筒内的制动销向前伸出进入到活动轴上的制动锯齿限制活动轴的回位,达到阻止销钉重新固定导弹头与导管的目的。导弹头分离系统的销钉回缩后即实现了导弹头与导管的分离,为了实现分离状态下的隔水密封并保证次状态下不至于因为管内外的水头差发生管涌现象不宜使导弹头与导管完全脱离,应该留一部分在导管内(为解决这一问题故将导弹头的圆筒部分加长),锤击分离后即可收回导向筒击锤浇筑混凝土,当混凝土达到与孔内泥浆面相齐时提升导管混凝土即可自由落下继续浇灌直至成桩。
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与一般混凝土浇筑设备一样,是一种处理断桩二次灌筑的必备设备,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对于断桩处理及时,能够极大地节省处理资金、缩短处理时间;导弹头内空间可以提前用混凝土浇实节省钢材;同时本实用新型具有制造成本低,导管本身复用率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导弹头及分离系统构造剖视图(各数字所代表意义与图1中相同)
图3是分离系统图(各数字所代表意义与图1中相同)
图4是导向筒构造剖视图(各数字所代表意义与图1中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新恒,未经曹新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80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控制难降解有机气体的紫外-生物联合工艺
- 下一篇:子宫动静脉血管阻断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