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搭扣勾体靶面的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77946.0 | 申请日: | 2007-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317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0 |
发明(设计)人: | 卓钰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卓钰富 |
主分类号: | F41J3/00 | 分类号: | F41J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乾诚五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付晓青;杨玉荣 |
地址: | 台湾省台中***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搭扣 勾体靶面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靶面结构,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投掷目标区及投掷零分区的搭扣勾体靶面的结构。
背景技术
现今传统的搭扣靶体都没有明显将目标区印刷或绘制在靶面上,只能看到整幅没有投掷目标区的图形或图画,随意的乱投球体于靶面上,完全没有投掷目标区或投掷零分区的区别,不但具有高成本而且大大减少游戏者的乐趣,实有许多缺失无法突破。
因此,本实用新型人在研发过程中乃再精心加以钻研、探究创作出更优异之处,而不断再行创新、突破传统,加以研发,其具体说明如下:(一)传统搭扣靶体在没有投掷目标区的图形的情况之下,无法明确有效的计分,更无法达到投掷技术的增进及投掷练习的功效;(二)传统搭扣靶面,由于不能计分,因此其游戏方式无法随之变化、设计不同的玩法和比赛方式,只能针对靶面随意丢掷,使用者很容易感觉乏味无趣;(三)传统搭扣靶面,由于不能自动计分,因此当有多位参赛者时,根本无法迅速的记录并计算每一位参赛者的得分更是无法达到计算输赢的公平竞争;(四)传统有印刷图饰层面与勾面结合的搭扣靶面为达到视觉上的真实感而必须使用透明的勾面,如此不但大大增加成本,却没有投掷目标区供使用者投掷计算分数,同时高密度的透明勾体被大面积的编织在靶面上,成本过高又没有达到计分的功效,因此大大降低消费者购买的意愿,以上这些缺失即是传统搭扣靶面产品所无法突破的长期缺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人针对前述传统搭扣靶面的诸项缺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投掷目标区及投掷零分区的搭扣勾体靶面的结构,使其绒毛投掷物除了能有效黏着于搭扣勾体靶面上;更能清楚辨识是否准确的投掷在投掷目标区的范围内。具体指在投掷靶面的表面上设置具有搭扣勾体的靶面供投掷、黏着;该搭扣勾体靶面的靶面可承受具有纤维的绒毛投掷物撞击而黏着于靶面上;绒毛投掷物亦可为所有球类、射镖、飞镖、箭类、骰子、绒毛玩具、长方型、圆型、椭圆型、多边型等各种形状的绒毛投掷物,都可使用并投掷于本实用新型的搭扣勾体靶面;不但能增加投掷游戏的变化,提高游戏者的乐趣,并使投掷游戏更加公平、公正。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可通过减少搭扣勾体的编织面积,而有效的降低搭扣勾体的成本,使其在商品化时能在成本上具有竞争力。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搭扣勾体的搭扣勾体靶面的结构除了设有投掷目标区之外,也有投掷零分区的设置,使绒毛投掷物在未击中投掷目标区时,亦能黏着于投掷零分区,以分辨出得分的正确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搭扣勾体靶面的结构,该结构在具有搭扣勾体的搭扣勾体靶面底部表面印刷有或绘制有至少一投掷目标区,以区分出该至少一投掷目标区及至少一投掷零分区;在该搭扣勾体与搭扣勾体之间具有适当的勾体间隙,透过勾体之间的间隙能辨别投掷目标区与投掷零分区;其中,投掷目标区可印刷或绘制为至少一种颜色的图形或字体;当绒毛投掷物投掷黏着于具有复数勾体的搭扣勾体靶面的投掷目标区或投掷零分区时,以达到计分或扣分的游戏乐趣。
最好,该搭扣勾体为不透明的材质。
最好,搭扣勾体靶面的周围边缘可设至少一穿孔。
最好,搭扣勾体靶面的周围边缘可设至少一吊环,以供吊挂。
最好,搭扣勾体靶面的周围边缘设有可计分的电子计分盒。
最好,搭扣勾体靶面可与靶架相互固定。
最好,在靶架与搭扣勾体靶面之间可用绳带相互固定。
最好,该搭扣勾体靶面的投掷目标区的排列可为九宫格、十六宫格、二十五宫格。
最好,该投掷目标区是由至少一图形和至少一字体印制在同一目标区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搭扣勾体靶面的结构,在该结构的具有搭扣勾体的搭扣勾体靶面底部表面印刷有或绘制有至少一投掷目标区,以区分出该至少一投掷目标区及至少一投掷零分区;
其中,投掷目标区可印刷或绘制为至少一种颜色的图形或字体;当绒毛投掷物投掷黏着于具有复数勾体的搭扣勾体靶面的投掷目标区或投掷零分区时,以达到计分或扣分的游戏乐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卓钰富,未经卓钰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79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