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鼻腔治疗器结构改良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77863.1 | 申请日: | 2007-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867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03 |
发明(设计)人: | 蔡志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志章 |
主分类号: | A61M31/00 | 分类号: | A61M31/00;A61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中国台湾彰化县溪***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鼻腔 治疗 结构 改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治疗器,特别涉及一种鼻腔治疗器的结构改良。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用于治疗疾病的方法有打针、涂抹、口服药剂等等。其中,针对鼻腔治疗部份,其较常见的方式为借助一棒体,该棒体为实心结构,且该棒体具有伸入端与握持端,该伸入端周侧包覆或沾附有药剂。当该棒体的伸入端伸入患者鼻腔时,药剂便可由鼻腔内部黏膜组织接触所吸收,以使药剂发挥作用而达到治疗的效用,解除患者的困扰。
针对上述治疗方式,常见的如鼻窦炎(俗称鼻息肉)这类疾病等,较直接的方式是开刀进行治疗。但由于国人对于“开刀”是能免就免的观念,因此大都不愿意接受开刀手术治疗,而且也有许多患者是在经过开刀治疗之后,经过一段时日又再度复发,症状更加严重,而又再寻求治疗。因此,多数治疗通常采用上述棒体一端包覆或沾附药剂再塞入鼻腔治疗的方式。
另外,还有一种治疗方法,利用一棉花球体沾附药剂,再塞入患者鼻腔内部,使药剂与发炎患部相接触而达到治疗的效用。
现有的结构型态在实际治疗过程中,无论是以棉花球体或实心棒体塞入患者鼻腔内,都只能达到一次只能治疗一边鼻腔的效果。而且由于患者鼻腔被塞入棉花球体或实心棒体,造成呼吸困难,因此,患者只能用另一边的鼻腔与嘴巴呼吸。另外患者需一边鼻腔治疗完后才能再进行另一边鼻腔的治疗,使得患者的治疗时间过于延长,加重了患者本身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舒适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鼻腔治疗器结构改良,能够减弱甚至消除现有技术中患者接受治疗过程中,容易发生呼吸不顺畅而导致患者鼻部的不舒适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该鼻腔治疗器的结构改良,包括大致呈环柱型的主体,该主体周侧环设有药剂层,并且该主体设有至少一个可贯穿两端的透气孔。
由于该主体设有至少一个可贯穿两端的透气孔,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可透过该主体所设的透气孔而达到呼吸顺畅,从而消除因治疗时间过长而导致患者鼻部所产生的不舒适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动作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2、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鼻腔治疗器结构改良的较佳实施例,此处实施例仅供说明用,在专利申请上并不受此结构限制。
首先,如图1所示,所述治疗器A包括一个大致呈环柱型的主体10,该主体10周侧环设有药剂层11,该药剂层11可为药剂涂抹于棉布的型态(药剂型式可以是:液体、固体、缓释型胶体),且该主体10至少设有一个可贯穿两端的透气孔12,即所述主体10为两端相互贯通的中空管体。
其中,所述主体10一端可伸设有至少一个片体13(如图4所示),以方便患者完成治疗时,使用如夹子等工具夹持该主体10所设片体13,达到方便取出的目的。
其中,该药剂层11的药剂选自下列药剂:可经由黏膜吸收的药剂、点鼻液剂、点耳鼻液剂、鼻用软膏剂、鼻用喷液剂、鼻用悬浮剂、鼻喉用气化喷雾剂、鼻用气化喷雾剂、眼耳鼻用液剂、眼耳鼻用软膏剂、吸入用胶囊剂、粉状吸入剂、吸入用胶囊剂、吸入用液剂、口腔吸入剂。
根据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使用说明如下:
如图3所示,当所述治疗器A塞入患者鼻腔内时,该主体10周侧部位所环设的药剂层11与生长出来的鼻息肉相接触,使药剂发挥治疗的作用。由于治疗需要一段时间,因此借由该主体10所设的透气孔12,患者在所述治疗器A塞入鼻腔的同时,也可透过透气孔12进行正常呼吸动作。
如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的主体10一端设为圆弧端14型态,该圆弧端14伸入患者鼻腔内时,可与鼻腔内壁形成圆润贴合状态,以消除所述治疗器A刚塞入患者鼻腔时所产生的不舒适感。
如图6所示,该主体10所设透气孔12可为多孔型态设计。
如图1所示,由于该主体10设有可贯通两端的透气孔12,使所述治疗器A塞入鼻腔内时,患者可借由该透气孔12与外界空气连通,从而使得患者可以进行正常呼吸动作。由此,这就可以改善背景技术所述的,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因为塞入鼻腔内的棒体为实心体结构或棉花球体而占满整个鼻腔内部,容易发生患者呼吸不顺畅而导致鼻部感到不舒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改良,可使患者接受治疗时,也能达到进行正常呼吸动作的目的。
上述实施例所揭示的是借以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且文中虽然通过特定的术语进行说明,但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熟悉这项技术领域的人士应当可以在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原则后对其进行变更与修改而达到等效的目的,而所进行的变更与修改,都应涵盖于如后所述的权利要求的范围所界定范畴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志章,未经蔡志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78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冲孔机的分纸机构及冲孔机
- 下一篇:城市垃圾处理系统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