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燃机的下机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77827.5 | 申请日: | 2007-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923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苗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鄂尔多斯市华泰汽车发动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7/00 | 分类号: | F02F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7000内蒙古***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燃机 机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燃机的下机座装置,特别是一种汽车用内燃机的下机座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内燃机在工作时,机体承受很复杂的负荷(如图一所示),气压力使机体受到拉伸,而且在此力的传递过程中,会使机体不同部分承受附加的弯曲和扭曲,往复惯性力Pj和离心力Kr在高速内燃机中可能达到很大数值,它们也使机体受到弯曲和扭转作用,所以机体应当具有足够的强度以及横向弯曲刚度,当曲轴向外输出扭矩时,机体要受到由侧压N构成的反扭矩M′的扭转,因此,机体要有足够扭转刚度。
在现有技术中,一种常用的结构,如图二所示,其披露了一种内燃机的曲轴轴承盖,其包括:气缸体1,形成在汽缸体下部并且沿曲轴的轴线交叉的方向延伸的主轴颈支撑基座,分别被形成到主轴颈支撑基座的下表面的半圆形的轴承部分3,该轴承部分3容纳曲轴的主轴颈部分2的一半部分,以及分别被以跨畸在被容纳在轴承部分3中的主轴颈部分2上的方式安装在轴颈支撑基座的下表面上的半圆形的轴承盖4,由此轴颈部分2被可旋转地支撑,轴承盖4为半圆形,轴承盖4上设有螺栓孔5,在轴承部分3的两侧设有螺孔6,紧固件7通过螺栓5和螺孔6将轴承盖4紧固于气缸体1下部的轴承部分3上,以支撑曲轴。此种结构,当内燃机在接近最大输出或高于最大输出的高转速区域连续工作时,由于不能很好地平衡扭矩,可能发生不希望有的情况,即裂纹可能出现在轴颈支撑基座上。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理想的技术方案,通过机体及其内部曲轴轴承盖的改变以提高机体整体的抗扭矩刚度,成为本行业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目前,现有技术中还没有一个完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实现提高内燃机机体抗扭矩的刚度的下机座装置。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内燃机的下机座装置,下机座体为箱形结构,下机座体内设有隔板形结构,在隔板形结构上成形有曲轴轴承盖,进一步地,下机座体的高度为70-80毫米。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如下附加特征:
下机座体上设置有便于紧固件通过的通孔,在正常工作时,下机座体与气缸体通过紧固件紧固;
曲轴轴承盖为内凹的半圆形结构,在曲轴轴承盖的两侧,隔板形结构在横截面上的宽度逐渐加宽。
紧固件为紧固螺栓。
按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燃机的下机座装置,下机座体与气缸体构成了内燃机的机体,下机座体设计为箱形的框架式结构,不但可以实现支撑曲轴的功能,也可以部分地抵消气缸体受到的由侧压力N构成的反扭矩M′的作用,由此提高了内燃机机体的扭转刚度。
附图说明:
图1为内燃机的机体所受负荷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曲轴轴承盖示意图;
图3为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下机座装置与气缸体(图中未画出)连接的端面的示意图;
图4为图4中的A-A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将参照图3-4描述:
参见图3-图4,下机座体1为箱形结构,其横截面为框架结构,下机座体1内设有五个隔板形结构2,在隔板形结构2上成形有曲轴轴承盖3,根据曲轴主轴颈的形状,曲轴轴承盖3采用内凹的半圆形结构,以支撑曲轴的主轴颈(图中未示出曲轴主轴颈),在下机座体1上的曲轴轴承盖3的两侧,所述的隔板形结构2在横截面上的宽度逐渐加宽,根据实际盖3的两侧,所述的隔板形结构2在横截面上的宽度逐渐加宽,根据实际工作中对内燃机尺寸的要求,下机座体1的高度为一般设为60-80毫米,为了便于下机座体1与气缸体的紧固,在下机座1上设置通孔4,以通过紧固件与气缸体进行紧固,以支撑曲轴主轴颈。
在内燃机工作时,下机座体1与气缸体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同,在气缸体的下端设有半圆形的曲轴支承座,曲轴轴承盖3与气缸体中的曲轴支承座装配后其横截面成为一个整圆形,共同支承曲轴;在下机座体下边框下面,连接有内燃机的油底壳。
上述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鄂尔多斯市华泰汽车发动机有限公司,未经鄂尔多斯市华泰汽车发动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78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悬挂布帘的高尔夫球杆袋头框
- 下一篇:汽车安全带吊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