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洗脸盆下水三通阀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177728.7 | 申请日: | 2007-09-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045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13 |
| 发明(设计)人: | 吴思思;王友萍;吴绍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思思 |
| 主分类号: | F16K11/02 | 分类号: | F16K11/02;E03C1/2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1300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洗脸盆 下水 三通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浴领域,具体说是洗脸盆下水三通阀。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洗脸盆下水装置有两种:一种是下水二通阀,采用翻转式或按揿式或塞堵式的下水开关,控制洗脸盆的水是否下排至排污管,其缺陷在于不方便将尚可二次利用的洗脸盆的水另接冲厕或拖地使用。另一种如中国专利200510043759.9洗脸盆下水管三通阀,是先由塞堵帽控制洗脸盆的水是否下排,再采用阀杆连接阀芯,通过旋转阀杆上的操作手柄来控制阀芯中的流道的流向,实现洗脸盆的水流向排污管或回收管,但它的控水过程要分两次操作,比较麻烦,而且这塞堵帽也容易漏水和丢失,给日常生活带来一定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洗脸盆下水装置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一次操作就可将洗脸盆的水或存放盆中或回收二次利用或直接排污,而且使用方便、制造简单的洗脸盆下水三通阀。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它主要由翻转半球、阀体、分流管座等组成,阀体固定安装在洗脸盆下水口上,分流管座固定安装在阀体下端面上;其特征在于翻转半球呈半球结构,安装在阀体上部,与阀体转动配合;在阀体流道中设置一个流道分隔壁,将阀体的流道分隔为双流道,流道分隔壁的上端面呈半圆形,靠接翻转半球并与之活动配合;翻转半球通过销钉安装在阀体上部,可以绕销钉与阀体转动配合;在翻转半球的圆周上开有密封槽,防漏水密封圈安装其中。
本实用新型洗脸盆下水三通阀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转动翻转半球到一定的角度,即可实现洗脸盆的水或存放盆中或回收利用或直接排污;2、与居民家庭常用的翻转式直通排污管的下水开关的形状和用法接近,使用方便,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洗脸盆下水三通阀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洗脸盆下水三通阀的结构剖面图;
图2为图1的A-A线局部剖面图;
图3为流道分隔壁设置在分流管座上的图1的A-A线局部剖面图;
图4为图1的俯视图;
图5为图1的B处放大图。
图中1.翻转半球,2.阀体,3.分隔壁上端面,4.溢水口,5.洗脸盆,6.溢水道,7.双流道,8.橡皮垫圈,9.流道分隔壁,10.紧固阀体螺母,11.螺孔,12.密封垫,13.回收管和排污管接口,14.紧固管座螺丝,15.分流管座,16.销钉,17.防漏水密封圈,18.密封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洗脸盆下水三通阀,它主要由翻转半球1、阀体2、分流管座15等组成,阀体2固定安装在洗脸盆5下水口上,分流管座15固定安装在阀体2下端面上;翻转半球1是铝质的半球,通过销钉16安装在阀体2上部,可以绕销钉16与阀体2转动配合;在翻转半球1的圆周上开有密封槽18,防漏水密封圈17安装其中;在阀体2流道中设置一个流道分隔壁9,将阀体2的流道分隔为双流道7;流道分隔壁9的上端面3呈半圆形,靠接翻转半球1并与之活动配合;流道分隔壁9的底部开有螺孔11,紧固管座螺丝14通过螺孔11将分流管座15和密封垫12固定安装在阀体2的下端面上;分流管座15上设有与阀体2下端面流道口相对应的流道,一端与双流道7连通,另一端分别连通回收管和排污管接口13。
其工作方法是,当需要使用洗脸盆时,转动翻转半球1将平面朝上,本下水三通阀在防漏水密封圈17的作用下呈关闭状态,此时洗脸盆5即可接水使用;当接水过满时,水将通过洗脸盆溢水道6流向阀体溢水口4和双流道7的某一流道,排入回收管或排污管接口13;当使用完洗脸盆5中的水之后,根据需要转动翻转半球1至一定角度,洗脸盆5中的水将通过双流道7的某一流道,排向回收管或排污管接口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思思,未经吴思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77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