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测试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77659.X | 申请日: | 2007-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089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03 |
发明(设计)人: | 刘军;易勤;张意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6 | 分类号: | G01R3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凤桐;常虹 |
地址: | 518119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测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便携式用电器及电动工具的广泛应用,二次电池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为了对二次电池的各项性能进行研究和改善,研究人员需要有一种实用、简便的电池模型来对电极和电池的各项性能进行测试。目前部分研究工作者使用的二电极体系能进行一些简单的性能测试,但是不能定位到单个电极进行性能测试。三电极体系由于引入了电势相对稳定的参比电极,能准确描述单个电极的状态,方便我们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CN2570807Y公开了一种模拟电池三电极体系,如图1所示,该模拟电池三电极体系包括底座1、金属桶2、绝缘桶3、底垫4、电极组5、参比电极6、压片柱7、密封盖8和固定螺钉9,所述底座1具有U型的空间,所述底垫4位于该U型空间的底部,所述金属桶2位于底垫4上,所述电极组5位于金属筒2的底部,所述绝缘桶3位于金属桶2中,且所述绝缘桶3的桶壁上有缺口,所述参比电极6被固定于该缺口中,所述密封盖8与压片柱7为一体结构,所述密封盖8通过固定螺钉9与底座1连接,并使所述压片柱7位于所述绝缘桶3的桶芯中与电极组5接触。该模拟电池三电极体系将与电极组5接触的压片柱7作为该装置的一个电极引出端。由于该装置的密封盖8与压片柱7为一体结构,所以密封盖8需要与压片柱7一起移动,这就会导致当待测试的电极组5的厚度较小时,压片柱7与电极组5接触不良,当待测试的电极组5的厚度较大时,密封盖8与底座1之间密封不好的问题。因此,该模拟电池三电极体系不能适应各种厚度的电极组5的测试,从而使该装置的应用受到限制。并且当利用该模拟电池三电极体系对厚度较大或较小的电极组5进行测试时,会导致测试的准确性和重现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测试各种不同厚度的电极组且密封良好的电池测试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测试装置,其中,该电池测试装置包括腔体10、第一柱塞11、工作电极引出端28和对电极引出端29,所述腔体10具有用于容纳待测电池的电极和电解液的腔室12以及与该腔室12连通的第一孔13,所述第一柱塞11可移动地插入所述第一孔13中并与第一孔13的内壁密闭连接,所述工作电极引出端28和对电极引出端29各自的一端位于腔室12的内部,用于分别与工作电极或对电极电连接,另一端位于腔室12的外部,用于引出工作电极或对电极的电流。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测试装置对电极组进行测试时,将电极组置于腔室12中,由于第一柱塞11可在第一孔13中移动并与第一孔13的内壁形成密闭连接,所以可以利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测试装置对不同厚度的电极组进行测试,并且不会因为电极组厚度的改变而产生电极组与第一柱塞11接触不良或电池测试装置密封性变差的问题,从而提高了测试的准确性和重现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模拟电池三电极体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电池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电池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电池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测试装置,其中,该电池测试装置包括腔体10、第一柱塞11、工作电极引出端28和对电极引出端29,所述腔体10具有用于容纳待测电池的电极和电解液的腔室12以及与该腔室12连通的第一孔13,所述第一柱塞11可移动地插入所述第一孔13中并与第一孔13的内壁密闭连接,所述工作电极引出端28和对电极引出端29各自的一端位于腔室12的内部,用于分别与工作电极或对电极电连接,另一端位于腔室12的外部,用于引出工作电极或对电极的电流。
所述腔体10可以为各种形状,如圆柱状或者棱柱状。所述第一孔13可以为各种形状,通常将第一孔13加工成圆柱形,并且将第一孔13设置为垂直于腔体10的端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765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起动电机制动耐久试验装置
- 下一篇:环保双层塑料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