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挂钩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76896.4 | 申请日: | 2007-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843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宜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宜隆 |
主分类号: | A47G29/087 | 分类号: | A47G29/087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挂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挂钩,而可供吊挂物品,本实用新型尤指一种利用钩体可往复移动的特性,以调整吊挂物品时的重心位置的多功能挂钩。
背景技术
以一种放置在桌面边缘的挂钩结构为例,请参阅图1,为现有挂钩的结构示意图,如图中所示,其挂钩10是由一底座101及钩体102所组成,其底座101底部组设有一止滑部1011,且底座101侧壁上是组设有一接头1012,再将钩体102一端卡设在接头1012内,由于钩体102是呈倒勾状,其一端延伸成型一第一平直段1021,再斜向下弯折延伸有一第二平直段1022,最后再斜向上弯折延伸一钩部1023;使用时,是将底座101放置在桌面边缘,并将一物品吊挂在钩体102的钩部1023上,利用物品受到重力影响,施加对底座101的下压力,使底座101的止滑部1011紧密靠合在桌面上,而达到吊挂物品的目的,吊挂物品时,因为底座101的重心,与钩部1023的重心不在同一垂直轴线上,使用时相当不稳固。
为解决上述挂钩10使用时的缺陷,本实用新型设计人在现有的多功能挂钩结构的专利中,揭示了一种多功能挂钩结构,请参阅图2,为多功能挂钩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中所示,其多功能挂钩结构20包括一基座201及一勾体202,其基座201是具有一定的面积与重量,且底部是组设有一具高摩擦力的止滑部2011,其基座201上表面开设一凹洞2012,并由基座201侧壁面成型有一穿孔2013贯穿至凹洞2012,而将呈倒勾状的勾体202一端组设在穿孔2013内,其勾体202另一端并弯折成型为一勾状,且末端组设有一圆头2021,其使用时,可使勾体202吊挂物品的支点,位于基座201重心的垂直延伸线上,又,基座201底面的止滑部2011是可替换为一吸盘或一磁铁者,其使用方便,且用来吊挂物品也相当稳固,但是,这种固定式的设计,在吊挂物品无法调整勾体202的位置,还是有可能造成的吊挂时重心不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可调整吊挂支点的多功能挂钩,而在吊挂物品时更加稳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功能挂钩,是放置在一平面上,供以吊挂一物品,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造型体,其中一面成型为一平面,所述的造型体内并成型有一水平的贯穿孔;
一钩体,活动穿设在所述的造型体内,所述的钩体一端是成型一平直部,另一端是成型有一钩部,所述的钩体活动穿设在所述的贯穿孔中,在所述的平直部末端是组设有一挡止部,所述的平直部能够在所述的贯穿孔内往复移动;以及
一止滑部,组设在所述的造型体底面,并接触所述的平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其使用时,是将造型体放置在如:桌面边缘、柜子边缘甚至是椅子扶手的平面上,而将物品直接吊挂在钩体上,由于物品受到重力作用后,会凭借钩体对造型体施加靠合在平面的下压力,加上造型体底面的止滑部,使得吊挂物品后,其造型体不会在平面上滑动,因此,使用起来相当方便;又,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挂钩是利用钩体可相对于造型体作移动,而用来调整吊挂物品时的重心位置,使物品的重心位置位于造型体重心的垂直延伸线上,故,可使吊挂物品时更加稳固。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挂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多功能挂钩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挂钩;101-底座;1011-止滑部;1012-接头;102-钩体;1021-第一平直部;1022-第二平直部;1023-钩部;20-多功能挂钩结构;201-基座;2011-止滑部;2012-凹洞;2013-穿孔;202-勾体;2021-圆头;30-多功能挂钩;301-造型体;3011-贯穿孔;3012-化妆镜;302-钩体;3021-平直部;3022-钩部;30221-挡止部;30222-第一钩部;30223-第二钩部;3023-挡止部;3024-关节部;303-止滑部;40-物品;50-平面。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宜隆,未经李宜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68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