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安全型分体式电热水壶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76876.7 | 申请日: | 2007-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928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2 |
发明(设计)人: | 陈俊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俊平 |
主分类号: | A47J27/21 | 分类号: | A47J27/21;H05B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长龙 |
地址: | 515700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 体式 电热 水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热水壶,特别是一种安全型分体式电热水壶。
背景技术
分体式电热水壶为人们日常煮水尤其是泡茶带来了很大的方便,目前市面上流行的分体式电热水壶,所采用的壶身与壶座的对接方式,多为以壶身底部的平面导电环与壶座导电柱的对接,其最明显的缺点是,壶身与壶座分离时,裸露于壶座面的导电柱尚呈带电状态,因此在手指、水滴或杂物接触到导电柱时,便会产生触电、漏电、短路等现象,客观上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上述缺点,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的安全型分体式电热水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安全型分体式电热水壶,包括壶身和壶座,所述壶座上设置有壶座导电体,所述壶身中设置有发热体,壶身的底部设置绝缘底座,在所述绝缘底座上设置有与所述壶座上的壶座导电体对应相接触的壶身导电体,所述壶身导电体与所述发热体电连接,所述壶身的底部设置有压力顶杆,底座的对应位置设置有压力触头,所述压力触头顶压在一个微动开关上,所述微动开关串联在所述壶座导电体与电源之间的回路上。
所述壶座上可设置有与壶身的壶身导电体位置相对应、且略大于所述壶身导电体尺寸的凹槽,所述壶座导电体设置在所述凹槽的底部。
所述壶身上的壶身导电体可为直立的导电环,所述壶座上设置有与导电环相对应的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的宽度略宽于所述导电环的厚度。
所述导电环和环形凹槽都可为同心圆环形。
所述压力顶杆可设置在壶身底部中心位置,对应的所述压力触头也设置在所述壶座的中心位置,所述压力触头上安装有反力弹簧。
所述壶座上可设置有限位沿,所述限位沿包围所述壶座导电体,对应的所述壶身的底部设置有限位卡环。
所述壶身底部限位卡环的下边缘可低于壶座上所述环形凹槽的上边缘。
所述壶身的限位卡环和壶座的限位沿可为与所述环形凹槽同心的圆形,且所述限位卡环的内径略大于所述限位沿的外径。
所述壶座上的限位沿外围设置可有防水槽,所述防水槽中设置有排水孔。
所述导电柱上可设置有反力弹簧。
本实用新型在组合工作时,通过所述壶身底部的所述压力顶杆顶压在所述壶座的所述压力触头上,进而控制所述壶座内部的微动开关动作,接通电源供给,从而实现所述壶身与所述壶座组合时,壶座内电源接通,壶座导电体带电,接通壶身导电体使壶身中的发热体工作;壶身与壶座分离时,所述壶座内部电源断开、所述壶座上的壶座导电体不带任何电量,避免了触点危险。此外所述壶座导电体设置于由多个同心圆组成的所述环形凹槽中,并予限位,保证任何情况下手指和其它杂物不会接触到所述导电柱;在壶座限位沿的外围还设置有防水槽,若加水超量或热水沸腾时外溢,多余的水流入防水槽中,不致流入壶座内部发生漏电短路危险,再通过所述排水孔可将外溢之水排出,达到方便、安全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壶身底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壶座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中所示,主要由壶身1和壶座7两部分构成。
所述壶身1中设置有发热体2,所述壶身1的底部设置有绝缘底座12,所述绝缘底座的中心设置有压力顶杆3,再结合附图2,所述绝缘底座上设置有三个同心的直立导电环4和限位卡环13,且包围在所述直立导电环4的外围,所述三个直立导电环4可分别作为火线、零线和地线的输入端,与所述壶身中的发热体电2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俊平,未经陈俊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68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