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乒乓球捡球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75586.0 | 申请日: | 2007-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851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13 |
发明(设计)人: | 赵梓越;王秀香;蒋祖鑫;孙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梓越 |
主分类号: | A63B69/00 | 分类号: | A63B69/00;A63B6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4051辽宁省鞍山***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乒乓球 捡球器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乒乓球捡球器,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拾球器小组的技术领域。
(二)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和曾有的关于拾球器小组的技术对乒乓球捡球器需要都做过很有成效的努力,也曾设计过许多优秀的技术方案。如1996年中国专利局公告的由刘竹峰申报的,授权公告号为CN2224005Y,中国专利号(ZL)为:94243307.6号的实用新型名称是《一种改良的高尔夫球杆》的实用新型专利,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拾球器小组技术方面是一例很有价值的发明,它有效地解决了球杆伸缩自如,长度可调的技术问题。但尚有不足,它还很难解决方便地捡球或倒球,便携的技术问题。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乒乓球捡球器。以解决方便地捡球或倒球,便携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新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乒乓球捡球器,主要由把手、上盖、立柱、橡皮带、下盖、橡皮带网构成。
在形状、构造及其结合上,本实用新型的乒乓球捡球器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共有的必要技术特征是:上盖的下端固定连接在立柱的上端,立柱的下端固定连接在下盖的上端,结合成圆筒形状的一体结构,功能是起存放球体的作用。在形状、构造及其结合上,本实用新型的乒乓球捡球器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不同的技术特征是:上盖的下端外围分别固定连接在橡皮带的一端,橡皮带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下盖的上端外围,上盖的四侧面分别通过立柱固定连接在下盖的四侧面,下盖的表面用橡皮带网编织制成,结合成网筒形状的组合结构,功能是起橡皮带有弹力,无论从哪个橡皮带都可方便地捡球或倒球的作用。上盖的上表面中间固定连接在把手的两端,结合成把手形状的一体结构,功能是起便携的作用。这样就达到了本实用新型的乒乓球捡球器的方便地捡球或倒球,便携的目的。
实用新型的乒乓球捡球器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方便地捡球或倒球,便携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与现有的和曾有的关于拾球器小组的技术相比有二处优点和改进:
第一,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乒乓球捡球器的技术方案中设计了上盖的下端外围分别固定连接在橡皮带的一端,橡皮带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下盖的上端外围,上盖的四侧面分别通过立柱固定连接在下盖的四侧面,下盖的表面用橡皮带网编织制成,结合成网筒形状的组合结构,所以更容易解决橡皮带有弹力,无论从哪个橡皮带都可方便地捡球或倒球的技术问题。
第二,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乒乓球捡球器的技术方案中设计了上盖的上表面中间固定连接在把手的两端,结合成把手形状的一体结构,所以更容易解决便携的技术问题。
(四)附图说明:
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乒乓球捡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乒乓球捡球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示意图中各部位的标号说明:
1把手 2上盖 3立柱 4橡皮带 5下盖 6橡皮带网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乒乓球捡球器为实现解决方便地捡球或倒球,便携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的优选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它的静态结构:请参阅附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乒乓球捡球器,主要由把手1、上盖2、立柱3、橡皮带4、下盖5、橡皮带网6构成。它的主要零件橡皮带4、橡皮带网6由市场选用。它的把手1是弧形形状,以不锈钢为材料,经过机械加工制造。它的上盖2是圆盘形状,以不锈钢为材料,经过机械加工制造。它的下盖5是圆盘形状,以不锈钢为材料,经过机械加工制造。
在形状、构造及其结合上,本实用新型的乒乓球捡球器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共有的必要技术特征是:上盖2的下端固定连接在立柱3的上端,立柱3的下端固定连接在下盖5的上端,结合成圆筒形状的一体结构,功能是起存放球体的作用。在形状、构造及其结合上,本实用新型的乒乓球捡球器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不同的技术特征是:上盖2的下端外围分别固定连接在橡皮带4的一端,橡皮带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下盖5的上端外围,上盖2的四侧面分别通过立柱3固定连接在下盖5的四侧面,下盖5的表面用橡皮带网6编织制成,结合成网筒形状的组合结构,功能是起橡皮带有弹力,无论从哪个橡皮带都可方便地捡球或倒球的作用。上盖2的上表面中间固定连接在把手1的两端,结合成把手形状的一体结构,功能是起便携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梓越,未经赵梓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55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截面箱梁桥主梁底板崩裂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路面修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