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结构纹理防伪标识物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75220.3 | 申请日: | 2007-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433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9 |
发明(设计)人: | 陈鹏;孔小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亚元防伪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3/02 | 分类号: | G09F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70125海南省*** | 国省代码: | 海南;6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纹理 防伪 标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伪标识物,特别是一种利用材料固有的随机结构纹理进行防伪与识别的结构纹理防伪标识物。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ZL99801139.8号授权了一种“结构纹理防伪方法”;中国专利ZL98219607.5号授权了一种“结构纹理防伪标识物”。它们选用随机结构纹理清晰的材料(载体)制作防伪标识物;在标识物上印制参照物,并印设上一个或多个仅属于它的编码(即标识序号);将标识物上的随机结构纹理特征信息采集下来,作为防伪特征信息(即识别真伪的依据),和编码一起记录备案到为公众提供查询真伪服务的计算机防伪识别系统数据库中;公众通过电话、手机短信、手机彩信、传真或/和互联上的电脑等通讯工具,通过输入编码,来查询验证标识物上的随机结构纹理特征,是否与数据库中的防伪特征信息相符,从而验证真伪。该专利“将古老的虎符防伪原理与现代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相嫁接”,开创了防伪新领域,被“全国防伪办”和中国防伪行业协会,组织的国家级评审鉴定会评为“世界首创、国际领先、极难伪造、易于识别、长期有效”的防伪技术产品。由于实施时采用在造纸过程中添加纤维的方法形成随机纹理,由于其纤维是与纸浆混合加入的,因此,它存在以下五点不足:其一、纤维埋入的深浅不一,埋得较深的纤维从纸面看,不太清晰,甚至看不见;埋的较浅的纤维,从纸面看虽然清晰,但容易脱落,即影响印刷加工,又容易被造假者或其它竞争对手恶意抽出,从而造成混乱或纠纷;其二、造纸是大工业生产,一次投入大,一次订货量少于几十吨纹理纸,由于成本很高,造纸厂家是不愿意加工的,且生产周期长,成本高,占用库存资金量大;其三、添加纤维的纸张次/废品,由于具有纤维(杂质),因此不能回收后再利用;且被纤维污染了纸机需要三四天时间的反复清晰,否则,生产普通白纸时,残留的纤维必然掉入普通白纸内,造成普通白纸不合格;其四、由于纤维埋得较深,为了尽量保证纤维清晰,实践中都选用最不易被遮盖住的黑色纤维,而不选用颜色较浅的各种彩色纤维。其五、造纸工艺生产的纹理标识物,由于纸张较厚、强度较大,因此,易于被造假者完整地从正牌商品上揭起而用于造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纹理防伪标识物,使标识物中纤维纹理清晰、易辨认,并降低生产投资和标识物成本,同时避免造假者采用各种手段,将标识物从商品上完整地揭起,回收后再粘贴到假冒商品上。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如下:
结构纹理防伪标识物的结构包括离型纸层、不干胶层、基层、标识物的防伪特征层、标识物的面层和标识序号,还包括将标识物的防伪特征信息采集下来,与标识序号对应存储备案到为公众提供查询真伪服务的、接入互联网或/和电话网的计算机防伪识别系统数据库中,其特征在于:标识物的面层为重量≤28g/m2的打字纸或拷贝纸或玻璃纸或薄页纸或轻量纸或透明薄膜;标识物的防伪特征层是由长度为2~4mm/条的有色纤维与粘合剂搅拌混合而成的涂层;标识物的基层为重量≤85g/m2的、白度≥80%IS0的纸层或薄膜层;标识物的基层被分切成了3个以上相互分离的小碎片,单个小碎片的面积≤49mm2。
最好是,面层为重量≤17g/m2打字纸或拷贝纸;有色纤维长度为2.5~3.5mm/条;所述粘合剂(8)为白乳胶;所述基层为重量≤40g/m2的、白度≥90%IS0的白纸层;所述单个小碎片的面积≤25mm2。
一般情况下,在将标识物的基层分切为相互分离的小碎片时,有可能会将基层和离型纸层之间的不干胶层切割为小碎片或留下切痕,严重时会在离型纸层也留下切痕。这种情况均不影响本标识物的生产和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无需在造纸中加入有色纤维纹理,降低了标识物的制作成本与设备投资,并可小批量生产。纤维纹理清晰可见,易于辨认,并可使用所有有色纤维,尤其是浅色纤维。由于未采用造纸工艺,因此,不会造成污染和浪费。由于将基层分切成了小碎片,因而,揭启时面层容易与基层分离,从而将基层滞留到商品上,使标识物不能被再次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号:
1-本实用新型的离型纸层
2-本实用新型的不干胶层
3-本实用新型的基层
4-本实用新型的防伪特征层
5-本实用新型的面层
6-本实用新型的序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亚元防伪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海南亚元防伪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52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外冷却式环流粮仓通风降温系统
- 下一篇:钢丝绳网十字卡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