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不锈钢气密门在审
| 申请号: | 200720175213.3 | 申请日: | 2007-08-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446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8 |
| 发明(设计)人: | 汤斌;朱庆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瑞事达科技发展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6B5/12 | 分类号: | E06B5/12;B32B5/00;E06B3/70;E06B7/2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83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锈钢 气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密门,特别是涉及一种在具有一定压力和一定温度的条件下,仍保持密封性的不锈钢气密门。
背景技术
传统的气密门,通常主要由门框、门扇、密封条组成,门扇一侧用铰链与门框连接,门扇另一侧装锁,由于门框槽口中的密封条与门扇之间存在由间隙而影响气密效果。
公告号为CN2723646Y,公告日为2005年9月7日,名称为“钢质气密门”的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气密门。该气密门主要包括门框、门扇、密封条,门扇中装有隔音材料,门扇一侧用铰链与门框连接,门扇另一侧装锁,密封条安装在门框的槽口处,门扇上部装闭门器,门框的槽口处密封条相对的门扇边沿装有气密压条,门扇的上侧与左右侧的风边料设有凹槽,凹槽内镶嵌橡胶密封条。这种气密门提升了传统气密门的气密性能,使钢质气密门能起到隔音效果。但是闭门器和密封条并不能满足在一定压力和一定温度下的密封要求。本实用新型中门框上的凸起是和门框为一体的不锈钢结构,通过门扣将其与不锈钢门板凹槽内的密封条紧密靠合,从而充分满足了密封性要求非常高的领域,如生物安全实验室、制药洁净室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密性能高,能满足高级别密封性要求的不锈钢气密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不锈钢气密门,包括门框、门板、铰链,还包括主要由凸起和密封条组成的密封结构,凸起位于门框的四周,并与门框一体,门板四周设有凹槽,密封条嵌于凹槽内,并与凸起相对应;所述门板上设有操纵杆及由操纵杆控制的门扣,旋转操纵杆使门框与门板紧密靠合。
所述门框与墙体为全包围连接或半包围连接,门框粘结或铆结在墙体上。
所述门板为三层结构,外层为两块不锈钢板,中间层为高压密度板、或者岩棉和石膏板、或者玻镁板,外层钢板与中间层之间为粘结,两块钢板之间为焊接。
所述门板上装有圆形或方形可视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门框上的凸起和门板上凹槽内的密封条压紧靠合,消除了门框与门板之间的间隙,提高了气密效果,能在一定压力和温度下保持不变形,满足高级别的密封性要求,而且结构简单,方便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气密门的安装示意图,其中,图1(a)为气密门正面示意图,图1(b)为气密门背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密封结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b)的B-B剖面示意图,其中,图3(a)为门框与墙体为半包围连接的示意图,图3(b)为门框与墙体为全包围连接的示意图。
图4是图1(a)的A-A剖面示意图,其中,图4(a)为门框与墙体为半包围连接的示意图,图4(b)为门框与墙体为全包围连接的示意图。
图中:
1-门框 2-门板 3-操纵杆 4-铰链 5-门扣 6-墙体 7-凸起 8-密封条 9-可视窗 10-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气密门安装示意图。门板2通过铰链4连接在门框1的一侧,门板2上设有操纵杆3,及由操纵杆3控制的门扣5。门板上还设有圆形或方形的可视窗9,图中所示为圆形可视窗。门框1与墙体6为全包围连接或半包围连接,门框1粘结或铆结在墙体6上。门板2为三明治结构,外层为两块不锈钢板,中间层为高压密度板、或者岩棉和石膏板、或者玻镁板,具有良好的防火、隔音性能,外层钢板与中间层之间为粘结,两块钢板之间为焊接。门板上可装配二维调节的实心铰链,使气密门的开关更灵活。
如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气密门的密封结构的放大示意图。凸起7位于门框1的四周,并与门框1一体;门板2四周设有凹槽10,密封条8嵌于凹槽10内,并与凸起7相对应。通过旋转门板2上的操纵杆3控制门扣5和凸起7与密封条8紧密靠合,从而保证很高的气密性。
图3是图1(b)的B-B剖面示意图,其中,图3(a)为门框与墙体为半包围连接的示意图,图3(b)为门框与墙体为全包围连接的示意图。
图4是图1(a)的A-A剖面示意图,其中,图4(a)为门框与墙体为半包围连接的示意图,图4(b)为门框与墙体为全包围连接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瑞事达科技发展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瑞事达科技发展中心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52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