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玉米大豆籽粒收获机用清选筛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75075.9 | 申请日: | 200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895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9 |
发明(设计)人: | 郭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刚 |
主分类号: | A01F12/44 | 分类号: | A01F12/44;A01F11/06;A01F12/30 |
代理公司: | 南阳市智博维创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天禧 |
地址: | 474100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玉米 大豆 籽粒 收获 机用清选筛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领域,涉及粮食收获机械,具体涉及一种玉米(大豆)籽粒收获机用清选筛。
背景技术
现有的籽粒收获机,如小麦联合收割机使用的清选筛为鱼鳞筛,其结构及筛孔形状大小不适于作玉米(大豆)籽粒收获机用清选筛。玉米、大豆茎秆芯皮虽经在籽粒收获机脱落后受到破碎,但仍大于小麦脱粒后的秸秆糠皮,容易堵塞,不易散开;玉米(大豆)籽粒虽比小麦籽粒大,但容易混夹在茎秆杂间被一起风选掉,造成损失率较高,达不到理想的清选效果。
玉米、大豆籽粒收获机械愈来愈多应用,但是清选筛却成为一项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设计人在多年从事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收获作业活动中,发现现有的清选筛存在着上述缺陷,经过反复试验,不断改进,目的在于研制一种玉米(大豆)籽粒收获机用清选筛,能够较好地解决玉米或大豆经收获机脱粒后的清选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玉米(大豆)籽粒收获机用清选筛,其结构包括:上下层设置的上筛和下筛,上筛和下筛的筛框、筛板、筛孔,在筛板的上下两面分别横向间隔布设上挡板、下挡板,筛孔设在上挡板两侧的筛板上。其中上挡板呈倒“V”形状,下挡板呈条板状;筛孔呈圆形孔。
本实用新型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和措施所设计的玉米(大豆)籽粒收获机用清选筛,由于在筛板上面布设倒“V”形上挡板,起到分级流动散开被清选物料作用;下挡板能均匀导流风向,浮动被清选物料;加之圆形筛孔,三者相互结合协同作用,在作业时,脱粒后的玉米或大豆籽粒与破碎的茎秆、芯皮在筛板上振动、浮动、移动,玉米或大豆籽粒下沉经筛选作为筛下物输进储粮箱,筛上物料被风选经除杂口排出,从而很好地分离茎秆芯皮杂物,清选出玉米或大豆籽粒,提高了清选效果,降低了损失率。
本实用新型可取代鱼鳞筛,与小麦联合收割机配套,利用小麦联合收割机收获玉米或大豆籽粒,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性能良好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玉米(大豆)籽粒收获机用清选筛的结构侧视示意图。
图2表示图1的结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玉米(大豆)籽粒收获机用清选筛的具体结构,其特征和优点更加清楚。
本实用新型玉米(大豆)籽粒收获机用清选筛的实施例,参见图1,图2,其结构包括:上下层设置的上筛和下筛,上筛和下筛的筛框1,筛板3,筛孔5,在筛板3的上面横向(与风向垂直)间隔布设多只上挡板2,上挡板2呈倒“V”形状,在筛板3的背面与上挡板2对应布设下挡板4,下挡板4呈条板状,下沿不超出筛框1为宜;所述筛孔5呈圆形孔,布设在挡板两侧的筛板3上。
本实用新型玉米(大豆)籽粒收获机用清选筛,试制样机经装机在大田作业试验,运行良好,清选效果理想,符合标准要求,受到有关参试部门人员的好评,期望早日投放市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刚,未经郭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50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