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气田用油管堵塞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73937.4 | 申请日: | 2007-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337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发明(设计)人: | 曹祥元;方志刚;劳胜华;王景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吐哈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33/12 | 分类号: | E21B3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玉明 |
地址: | 838202新疆维吾尔自治***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气田 油管 堵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采油工程修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油(水)井进行修理作业时使用的油管专用堵塞工具。
背景技术
油田修井作业时常采用压井液压井,使油层受到污染,影响了油层采收率。为减少对油层的污染,通常在维修高压油气水井时,采用带压作业。在不压井、不放喷、保持原井内压力情况下起下管柱。起下油管前必须首先堵塞油管,防止原油、水等高压液体进入油管内从井口外溢。油管堵塞器就是这样的一种专用工具。油管堵塞器下入油管后,暂时关闭油管中的出油通道,可对井口设备进行维修,并可以让修井机暂时离开井场进行其它油井的作业;通过对油管进行加压和泄压,可对油管进行测试,也可用于液力封隔器的加压坐封等。目前使用的油管堵塞器普遍承压能力低,一般只能承受20MPa,造成施工过程中成功率不高。
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564746Y,提供了一种防堵节流堵塞器;公告号为CN2595996Y,提供了一种油管堵塞器。其结构采用了可捞接头与联接体、支体、去垢刀依次连接,在联接体内有单向阀与可捞接头连接。能在管柱任意位置实现堵塞,应用于高压油气水井维修带压作业现场后,提高了一次封堵的成功率,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及成本,减少了油层污染,提高原油采收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气田用油管堵塞器,能通过钢丝投捞作业将其投入到管柱预定位置的坐放短节内,对油管进行封堵,耐压差达到35MPa,并且安全可靠,能用于不压井作业起下油管,也可用在其他需要堵塞油管的施工中使用。克服现有油管堵塞器承压低和施工成功率不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油气田用油管堵塞器主要由杆帽、上体、锁块、芯轴、锥块、止动环、盘根组、剪销、下体和丝堵组成。其特征在于:杆帽插入上体上端的中心孔内,杆帽的下端采用铜销连接芯轴上端。芯轴有中心通孔。上体的下端螺纹连接下体。在下体的外壁上有盘根组,上体的下端压在盘根组的上端。上体壁上有纵向通槽,纵向通槽内通过钢销固定有平板状的锁块。在锁块内壁与杆帽外壁之间有双扭簧,双扭簧能推动推动锁块沿钢销转动。上体壁上有旁通孔,下体壁上有孔,井内液体能从旁通孔通过。在芯轴与下体之间有内表面是圆锥面的止动环。在止动环的圆锥面内有锥块。止动环与锥块之间有弹性圈。在止动环与锥块的顶部有挡片,阻挡锥块向上滑动。在芯轴的外壁上套有挡圈,采用剪销将挡圈固定在芯轴外壁上。芯轴壁上有横向通孔,芯轴上部横向通孔的位置与上体的旁通孔相对,芯轴下部横向通孔的位置与下体的孔相对。在芯轴的外壁上有“O”形圈。在下体的下端连接有丝堵。
为了提高密封性能,所述的盘根组由压环、“V”型盘根和支承环组成,“V”型盘根中间有支承环,“V”型盘根的两端有止动环。密封组与坐放短节的密封段一起保证了堵塞器在工作状态下能承受35MPa的压力,并且密封组位于上体和下体的保护中从而有效地避免工作状态下对密封组件产生损害。
所述“O”形圈的位置在芯轴下部横向通孔的下部;“O”形圈分为上下两组,当芯轴向上滑动后,分别密封下体的孔。
芯轴和下体均有孔,在堵塞器投进坐放短节时,水能从孔流进,再从上部流出,使油气田用油管堵塞器上下压力平衡从而实现其顺利投进。
油气田用油管堵塞器投进坐放短节进入工作状态(密封住全部油管通道)后具有独特的锁定机构,止动环通过挡环阻止芯轴上行,锥块保证芯轴上行后不再下行,从而实现了对油管通道的有效密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油气田用油管堵塞器与专用工具坐放短节配合使用,坐放短节与油管连在一起,预先下入到需要堵塞的位置。在需要堵塞油管的时候,通过钢丝作业投入到坐放短节中,起堵塞油管通道的作用,工作完毕后,通过钢丝作业用捞出工具将油气田用油管堵塞器捞出即可实现油管通道畅通,完成一次油管堵塞器的作业。
油气田用油管堵塞器耐压差达到35MPa,安全可靠,能用于不压井作业起下油管,成功率高。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油气田用油管堵塞器结构剖面示意图(旁通打开状态)。
图中,1.杆帽,2.上体,3.铜销,4.锁块,5.双扭簧,6.钢销,7.芯轴,8.挡片,9.锥块,10.弹性圈,11.止动环,12.压环,13.“V”形盘根,14.支撑环,15.挡圈,16.剪销,17.“O”形圈,18.下体,19.丝堵,20.孔,21.通孔,22.旁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阅附图,以一个KPT-56的油气田用油管堵塞器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吐哈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吐哈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39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