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氧化碳洗气和混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73824.4 | 申请日: | 2007-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028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24 |
发明(设计)人: | 郭和宝;青格勒;潘文;刘洪松;韩宏刚;陈秀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L5/04 | 分类号: | B01L5/04;B01F3/02;G01N1/28 |
代理公司: | 首钢总公司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吴克成 |
地址: | 10004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氧化碳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一种一氧化碳的清洗和多种气体的混合装置,尤其是同时实现洗气和混气的装置。
背景技术
冶金工业铁矿石冶金性能试验一般使用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和氮(N2)等气体。一氧化碳是在制气炉内通过焦炭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来产生的,所以产生的一氧化碳会带有一定的灰尘和水份。目前使用硅胶来吸收一氧化碳带的水份,而硅胶吸收不了灰尘。如果采用精密设备来控制气体流量,则灰尘会带来一定的问题,所以需要处理气体携带的杂物。
现有试验设备中,CO、CO2和N2三种气体直接通入一个容器里,并直接从容器输出,没有采取专门的混合措施。CO2的密度比CO和N2要大,如果不采取混合措施,当气体流速比较快的时候,输入到容器内的三种气体还没有来得及混匀就进入试验炉内,这样试验炉内的气体组成不均匀,各部位产生的反应和现象也随之不同,引起试验的误差。另外,通入三种气体的容器是带有棱角的有机玻璃筒,这种棱角不利于气体的顺畅流动,形成死角。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提高试验用气体净度和混合均匀性的一氧化碳洗气和混气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氧化碳洗气和混气装置的洗气装置包括玻璃圆筒、一氧化碳进气管、一氧化碳出气管、盖,玻璃圆筒里装有浓硫酸,浓硫酸中插有带微小孔的圆圈型管;洗气装置通过一氧化碳出气管与混气装置的圆球容器连接,扇片通过钢杆连接在圆球容器内。
为了保护洗气装置的玻璃圆筒,在玻璃圆筒外面套有一有机玻璃圆筒,用盖和垫片进行密封。
圆球容器用支撑腿固定,底部还设有氮气和二氧化碳的进气管,上部设混合气体输出管。进气管和混合气体输出管的端头做成塔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可以清洗一氧化碳气体携带的灰尘和水份,有利于精密仪器的使用和控制,并在很短的时间内混均多种气体,提高试验气体成份的稳定性,减少试验误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氧化碳进气管示意图。
图中:1-玻璃圆筒,2-有机玻璃圆筒,3-圆圈型管,4-浓硫酸,5-垫片,6-螺栓,7-盖,8-塔头,9-一氧化碳进气管,10-氮气进气管,11-二氧化碳进气管,12-支撑腿,13-钢杆,14-扇片,15-圆球容器,16-混合气体输出管,17-一氧化碳出气管,18-小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做一个玻璃圆筒1,为了保护玻璃圆筒1,在玻璃圆筒1的外面套一个有机玻璃圆筒2,并在上方做一个盖7,玻璃圆筒1和有机玻璃圆筒2与盖7之间用螺栓6和垫片5进行密封。在玻璃圆筒1的上面插入一氧化碳进气管9,一氧化碳进气管9的前端做成圆圈型管3,另一端头做成塔头8,便于其它管的连接。在玻璃圆筒1内装入浓硫酸4作为洗气介质,把圆圈型管插入到浓硫酸内4。浓硫酸4不仅可以吸收一氧化碳携带的水份,还可以把灰尘留在液体内。
混气装置是用有机玻璃做一个圆球容器15,因为圆球容器15没有死角,有利于气体的流动和混合。圆球容器15上焊接三个支撑腿12,使圆球容器15可以平稳的放在试验台上。洗气装置和混气装置用一氧化碳出气管17连接,清洗好的一氧化碳从玻璃圆筒1上方出来,从圆球容器15的底部进入,其底部还设氮气进气管10和二氧化碳进气管11,圆球容器15的正上方设混合气体输出管16。在圆球容器15底部的进气管中间固定一个带扇片14的钢杆13,钢杆13的长度等于圆球容器15的半径。当圆球容器15内通气体时,气体的流动将带着扇片14转动,从而搅拌气体,加快气体的混合。
如图2所示,在一氧化碳进气管9前端的圆圈型管3上开很多微小孔18,增加一氧化碳进入到浓硫酸4内的接触面积,提高一氧化碳气体的清洗效果。
采用这样结构的装置,能清洗一氧化碳气体携带的灰尘和水份,还在很短的时间内混均多种气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总公司,未经首钢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38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磨床砂轮厚度修整装置
- 下一篇:旋转挤压牙膏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