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对账单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73771.6 | 申请日: | 2007-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555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发明(设计)人: | 黄翔逸;李桂;邓智全;姜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2D15/10 | 分类号: | B42D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任默闻 |
地址: | 100031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账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银行单据,特别是指一种对账单,更具体的讲是一种具有回执部分的可邮寄式对账单。
背景技术
对账是防止内外账务发生差错,确保账务准确、真实的重要措施,对账单作为对账的凭证,由银行定期(一般为一个月)发放,反映了企业和个人在银行的存款、投资和借款等资产余额和变动情况。
传统的对账单一般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截止到上一个结算周期末资产余额情况,反映了客户最新的总体财务状况,第二部分为上个结算周期内每次交易的交易明细信息,包括交易日期、记账日期、交易金额和交易摘要等内容。客户收到对账单后,一般是先进行余额对账,对于余额无法对平的账户,再逐笔勾对交易明细,核实双方记账是否存在错记或漏记的情况。这种对账单存在一些缺点,例如当客户委托他人办理业务或者提交资产报告而不希望代办人获知涉及持卡人隐私交易的信息,就须将对账单分成两部分(即上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但在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出现对账单撕坏及分拆边缘不整齐的情况。另外在一张同色背景的纸上列出多行交易明细,容易引起串行误读。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中国专利申请,专利号为200420096004.6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银行卡的对账单,该对账单包括单头和交易明细部分,并且通过分拆线可将这两部分整齐地分开,这样持卡人既可以方便地委托他人代为还款,又能避免隐私的泄漏。另外交易明细部分的相邻信息行的底纹和/或颜色不同,从而防止串行误读。
然而上述对账单仍存在如下缺点:
通常情况下,银行工作人员会将这些内容打印在纸张上之后,装入信封,交付邮局邮寄给客户,有些银行也将数据提供给邮局,由邮局完成对账单的打印邮寄工作。对账单打印完成后的信封封装工作需要人工干预,银行涉及上亿客户,这项工作不仅烦琐而且工作量巨大,很难保证客户的隐私不被泄漏。客户发现账务不平之后,需要手工书写相关内容后寄往银行,另外部分对账单中出现了空白版面,对账单设计没有充分利用对账单这种银行与客户沟通的渠道。
鉴于上述问题,设计出更为保密、实用的对账单已成为银行一项非常重要的研发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对账单,该对账单包括:账单头部分和交易明细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账单还包括:通信地址部分和账单回执部分;其中,所述的账单回执部分印制在所述的通信地址部分对应的背面;所述的通信地址部分与账单头部分之间设有第一分折线,用于将通信地址部分和账单头部分等分,并使通信地址部分对应的背面与账单头部分对应的背面对折;所述的账单头部分与交易明细部分之间设有第二分折线,用于使账单头部分与交易明细部分等分,并使交易明细部分与账单头部分对折。
所述的对账单为一个沿所述第一分折线使通信地址部分对应的背面与账单头部分对应的背面对折的、并沿所述第二分折线使交易明细部分与账单头部分对折的叠纸,且所述叠纸的周边被粘合封闭。周边被封闭的叠纸为一信封;所述的通信地址部分为所述信封的封面。所述的对账单的左右边沿各有一第三分拆线,客户沿所述的第三分拆线将信封的边沿裁下即可拆开所述的信封。所述的账单头部分包括客户账户余额和汇总信息,所述账单头部分对应的背面印制有银行增值信息部分。所述的银行增值信息部分包括对账须知、客户提醒以及银行广告等内容。所述的交易明细部分包括账户交易信息,所述交易明细部分对应的背面印制有账单屏蔽部分,该账单屏蔽部分包括屏蔽符号。所述的第一分折线和第二分折线由多个间距设置的小孔或狭缝组成。所述的账单头部分和交易明细部分相邻行记录的底纹或颜色不同。所述的通信地址部分、账单头部分、交易明细部分都印有防伪码或防伪标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对账单便于在封闭的情况下用机器进行打印和封装,达到了更好的保护客户的隐私,节省人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省去额外的信封消耗等效果。所述的对账单还有效的利用了各版面以及方便了客户向银行反馈信息。
附图说明
图1为分拆所述的对账单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所述的对账单正面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所述的对账单背面的示意图。
图4为将本对账单折叠为一信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37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炉出铁沟
- 下一篇:一种建筑物外墙玻璃的防尘涂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