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计算机的离线汉字字体生成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73748.7 | 申请日: | 2007-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734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发明(设计)人: | 周永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普润东方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33 | 分类号: | G06F3/033;G06F3/04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科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张亚军;杜澄心 |
地址: | 100085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计算机 离线 汉字 字体 生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计算机的辅助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汉字字体生成方式是采用以下步骤:首先按字型在座标纸上用铅笔画出字体的轮廓,然后灌墨,再进行晒干,对于晒干的字型进行扫描,再由专人进行调整,主要是针对笔迹的润滑等工作。
综上所述,现有的汉字字体生成方式步骤繁多,而且各环节都需要专业人员操作,生成一套字体操作复杂,成本高,周期长,对于实施人员有相当高的技术要求,只适合专业公司操作。
以现有写字板虽然也能完成这些工作,但由于现有写字板的分辨率太低,记录的效果达不到汉字字库所要求的精度要求,还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繁重的两次处理;另外,在板子上写字,生成效果是在计算机的屏幕上,与手写有一定的差异,也与人们正常的书写习惯不同,必然造成与平时书写效果的巨大差异,这样也增加了书写人员的操作难度。
同时每次书写时必须在计算机旁边,必须保证一个完整的时间来进行书写,必定大大的降低了效率。
如果在不连接计算机状态下写多个字,即使输入计算机也系统也并不能分辨所书写的字对应是具体哪个字,需要专人进行操作以确认每个手写字与字库中的哪个字对应。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印刷数码技术的印刷数码字帖或印刷数码纸与数码笔的组合构成的一种计算机的离线汉字字体生成装置,以解决现有汉字字体生成方式存在的生产成本高,系统复杂,周期长,需要多种专业人员操作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计算机的离线汉字字体生成装置,它包括:印刷数码纸和电子数码笔;所述印刷数码纸是表面印制有网格坐标及反映坐标点位置信息标识的数码感应层和印有配合各种书写格式的复合层结构;所述电子数码笔的结构包括安装在数码笔尖处的,对印刷数码纸上印刷数码和将其在印刷数码字帖上所反映的坐标点位置信息进行实时扫描和识别的高速摄像头、处理印刷数码字帖上书写汉字笔迹的微处理器、记录汉字笔迹的存储器和USB数据输出端口。
如上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的离线汉字字体生成装置,在印刷数码纸上印有汉字印刷层,印刷数码纸之上覆盖有半透明拓写层。
如上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的离线汉字字体生成装置,将数码感应层印刷于半透明拓写层的反面。
如上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的离线汉字字体生成装置,将数码感应层印刷于半透明拓写层的正面。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积极效果:字体生成简便,成本低、识别准确、定位精准、书写时不必联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印刷数码字帖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印刷数码纸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子数码笔与计算机连接传输数据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子数码笔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5-1是本实用新型的印刷数码字帖实施例之一的示意图。
图5-2是图5-1的剖视图。
图6-1是本实用新型的印刷数码字帖实施例之二的示意图。
图6-2是图6-1的剖视图。
图7-1是本实用新型的印刷数码字帖实施例之三的示意图。
图7-2是图7-1的剖视图。
图8-1是本实用新型印刷数码字帖实施例之四的示意图。
图8-2是图8-1的剖视图。
图9-1本实用新型印刷数码字帖实施例之五的示意图。
图9-2是图9-1的剖视图。
图10-1是本实用新型印刷数码字帖实施例之六的示意图。
图10-2是图10-1的剖视图。
图11-1是本实用新型印刷数码字帖实施例之七的示意图。
图11-2是图11-1的剖视图。
图12-1是本实用新型印刷数码字帖实施例之八的示意图。
图12-2是图12-1的剖视图。
图13-1是本实用新型印刷数码字帖实施例之九的示意图。
图13-2是图13-1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普润东方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普润东方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37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