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变换型体的饰坠型随身碟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73667.7 | 申请日: | 2007-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192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成;柯敏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志成;柯敏钦 |
主分类号: | G11C5/00 | 分类号: | G11C5/00;H05K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鲁兵 |
地址: | 台湾省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变 换型 饰坠型 随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变换型体的饰坠型随身碟,具体涉及一种可经由旋拨而切换整体外型轮廓的饰坠型随身碟。
背景技术
众所皆知能够穿戴和拥有珠光宝气的饰品,长久以来深受人们所喜爱,其中,饰坠更是为广大女性所喜爱,饰坠可提升个人美感和服饰间相互搭配的协调性,进而突显个性、气质的独特风采。
习知传统所见的随身碟(如资料存储用的U盘)一般都设计成可佩戴于使用者的颈部的式样,便于使用者随身携带,并能避免遭受外力碰撞而损毁;此外,为了佩戴随身碟时的美观,一般都会针对随身碟的外壳加以变化,使随身碟容易与服饰间相互搭配。
上述传统随身碟在外壳美化后,仍然不适合佩戴至婚丧喜庆等较为正式的活动场合;另外,单一外型轮廓的饰坠已不能满足多数消费者的需求,但传统的饰坠只有单一外型轮廓的装饰作用,缺乏变换外型轮廓的能力,因此在既定场合上搭配服装佩戴时已受到局限,换言之,使用者必须购买许多款式类型相异的饰坠,才能适合多种场合佩戴使用,无形中已降低了单一外型轮廓的饰坠的使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变换型体的饰坠型随身碟,将随身碟的外型设计成饰坠型态,并能经由旋拨饰坠,而切换饰坠整体外型轮廓,提供使用者多样化造型选择。
为达上述之目的,本实用新型可变换型体的饰坠型随身碟,包含有:
一第一坠体,一端侧具一第一接合面,另一端侧具一第一弧曲面,且第一坠体内具一连通第一接合面与第一弧曲面的第一容置槽,在第一弧曲面上有一槽口;
一第二坠体,一端侧具一第二接合面,另一端侧具一第二弧曲面,且第二坠体的第二接合面以载负簧力的方式枢接于第一坠体的第一接合面上,以组成一饰坠,第二坠体内具一连通第二接合面与第二弧曲面的第二容置槽;且旋拨第一坠体或第二坠体能切换饰坠的整体外型轮廓,并切换第一容置槽与第二容置槽相通或未相通;
一随身碟,容置于第一容置槽与第二容置槽之间,且随身碟具一信号接头,随身碟能在第一容置槽内移动并且信号接头裸露于槽口外,并能旋拨第一坠体或第二坠体使其切换到第一容置槽与第二容置槽未相通,随身碟受第二接合面止挡于第一容置槽内。
其中第二坠体具一连通第二接合面与第二弧曲面的穿孔,并于第二接合面形成一颈口,且穿孔内设一套有一弹簧的螺栓,穿探颈口并螺设于第一接合面上,且弹簧迫持于颈口与螺栓之间,使第二坠体以载负簧力的方式枢接于第一坠体上。
其中第二容置槽于第二弧曲面上具有一通孔,利于使用者推触随身碟位移至第一容置槽内。
其中饰坠的整体外型轮廓可经由旋拨第一坠体或第二坠体而切换成心型或条型。
其中第一容置槽和第二容置槽内具一可控制随身碟滑动的弹片。
其中随身碟上具一第一梯面,且第一容置槽内具一可止挡第一梯面的第二梯面,以限制随身碟于槽口内。
其中第一弧曲面或第二弧曲面上具一扣环。
本实用新型适合佩戴至婚丧喜庆等较为正式的活动场合,并能经由旋拨饰坠转动适当角度,而切换饰坠整体外型轮廓,进而提供使用者多样化造型选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剖示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剖示图。
图4:为图2的一使用状态图。
图5:为图3的一使用状态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立体图。
图7:为图3的另一使用状态图。
图8:为图2的另一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就本实用新型可变换型体的饰坠型随身碟的结构组成及所能产生的功效,配合附图细说明如下:
首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并配合图2及图3说明本实用新型可变换型体的饰坠型随身碟,包含有:
一第一坠体1,一端侧形成一第一接合面11,另一端侧形成一呈现半边心型轮廓的第一弧曲面12,且第一坠体1内形成一连通第一接合面11与第一弧曲面12的第一容置槽10,在第一弧曲面12上形成一槽口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志成;柯敏钦,未经张志成;柯敏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36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