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人工井场主平台移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73656.9 | 申请日: | 2007-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8687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8 |
发明(设计)人: | 魏昌进;杨安金;黄印国;王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港油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港油田集团中成装备制造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19/00 | 分类号: | B66F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唐维宁 |
地址: | 30028***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工 井场 平台 移动 装置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工井场作业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人工井场主平台移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滩海地区的石油开采作业多在人工井场上进行。由于人工井场施工作业面积有限,因此采取大批量的丛式井钻井作业,即沿井口槽铺设钻机轨道,当钻机完成一口井的施工作业后,不需拆卸、搬迁、安装,而是将钻机沿着轨道整体移动到下一口井的位置。在随后进行的侧钻、浅钻、试油、修井等作业施工,需要安装可移动的主平台,可移动的主平台是进行侧钻、浅钻、试油、修井施工作业的专用平台。主平台安装在钻机轨道上,可以根据施工作业需要沿轨道移动;在进行侧钻、浅钻、试油、修井等施工作业时,主平台应该静止在轨道上。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满足的人工井场施工作业要求,便于主平台能够沿钻机轨道移动、固定,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人工井场主平台移动装置,该人工井场主平台移动装置能够根据施工作业需要,快速、准确移动主平台至施工作业位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主平台包括上部的工作台和下部的支撑座,支撑座的两端坐在钻机轨道上,支撑座上固定安装有电机,电机、减速器、连接轴、驱动轴依次连接;驱动轴上安装有驱动轮总成,驱动轮总成中的主动轮位于钻机轨道之上;连接轴与减速器输出轴、驱动轴为铰接连接;支撑座上有滚轮总成,滚轮位于钻机轨道上方;安装驱动轮总成和滚轮总成的轴承座位于工作台和支撑座之间;轴承座的高度小于所处位置工作台和支撑座之间的距离;轴承座坐放在支撑座上的槽中;位于轴承座上方的工作台上安装有调节螺杆;主动轮和滚轮下方的支撑座对应位置有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便于操作,节省作业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人工井场主平台移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人工井场主平台移动装置的驱动装置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人工井场主平台移动装置的驱动轮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人工井场主平台移动装置的滚轮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和图4的右视图。
图中:10.钻机轨道,11.电机,12.减速器,13.连接轴,14.驱动轮总成,15.调节螺杆,16.滚轮,17.驱动轴,18.轴承,19.轴承座,20.主平台,21.工作台,22.支撑座,23.通孔,24.主轴径,25.支撑径,26.主动轮,27.滚轮总成,28.滚轮轴,29.主轴径,30.支撑径,31.槽,32.螺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图2,本实用新型人工井场主平台移动装置,主平台20包括上部的工作台21和下部的支撑座22,支撑座22的两端坐在钻机轨道10上。为了降低主平台20的高度,提高稳定性,通常主平台20的工作台21和支撑座22之间高度距离是中间大两侧小。
在支撑座22靠近中间位置横向固定安装有电机11。电机11、减速器12、连接轴13、驱动轴17依次连接;驱动轴17上安装有驱动轮总成14,驱动轮总成14中的主动轮26位于钻机轨道10之上;连接轴13与减速器12输出轴、驱动轴17铰接连接。在支撑座22上,沿驱动轮总成14纵向安装有滚轮总成27,滚轮16位于钻机轨道10上方。
主平台移动装置驱动轮总成14和滚轮总成27的最低配置方式有2种:一种是驱动轮总成14数量至少为4个,且分别位于两条钻机轨道10上,不必配置滚轮总成27。另一种是驱动轮总成14的数量至少为2个,且分别位于两条钻机轨道10上;滚轮总成27数量至少为2个,且分别位于两条钻机轨道10上。通常驱动轮总成14数量为2个,根据主平台20的长度合理配置滚轮总成27的数量。
参照图3、图5,驱动轮总成14中的主动轮26安装在驱动轴17的主轴径24上,主轴径24两端的支撑径25上安装有轴承18,轴承18安装在轴承座19上。
参照图4、图5,滚轮总成27中的滚轮16安装在滚轮轴28的主轴径29上;主轴径29两端的支撑径30上安装有轴承18,轴承18安装在轴承座19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港油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港油田集团中成装备制造公司,未经大港油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港油田集团中成装备制造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36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仿古窗帘叶片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全息枪瞄光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