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门锁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73554.7 | 申请日: | 2007-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303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31 |
发明(设计)人: | 黄永听;房非拉;于泳;朱安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方高科信息安全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C19/10 | 分类号: | E05C19/10;E06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廖立全 |
地址: | 100094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门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需要将门锁紧的场合中所使用的门锁,该门锁尤其适合在屏蔽门上使用。
背景技术
在需要将门锁紧的场合中,例如屏蔽室、屏蔽箱等屏蔽体的屏蔽门在关闭时,需要将屏蔽门压紧在屏蔽体上,以使屏蔽门和屏蔽室之间屏蔽结构起作用,通常这样的门需要较大的力才能关紧,因而需要有增力机构的门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门锁,使得只用较小的力就可以把门锁紧。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门锁,包括:底板,枢接于固定体上,所述底板沿厚度方向设有座孔、沿长度方向设有导向槽;锁舌,可移动地插入导向槽中,锁舌上设有从动槽和锁钩,从动槽在与底板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延伸;驱动机构,可转动地连接于底板的座孔中,其上偏心地设有插入从动槽中的驱动销;旋转把手,枢接于驱动机构,带动驱动机构转动;以及,闭合锁钩,连接于活动门上,以与锁舌的锁钩锁扣在一起。
优选地,还包括固定于活动门上的开启档板,开启档板在闭合锁钩后方倾斜延伸。
优选地,上述驱动机构包括:旋转座体,为具有中轴的筒状,其一端具有形状与座孔相配合的凸台,另一端伸出底板的表面;锁盖,罩在底板的表面上且伸出底板的旋转座体的另一端位于锁盖中,且锁盖上设有与中轴螺接在一起的螺接件;以及驱动销,设在旋转座体上偏离中心轴线的位置。
优选地,上述旋转座体内设有:压缩弹簧,套设于中轴上;簧盖,支撑在压缩弹簧上;其中,锁盖和旋转座体的相应侧壁上设有沿垂直于底板方向延伸的槽孔,旋转把手通过其上的枢接部可移动地枢接于槽孔中,簧盖偏压旋转把手的枢接部。
优选地,上述驱动销的一端经过锁盖,另一端延伸出旋转底座,驱动销经过锁盖的一端形成铆接部,另一端形成扁平头部。
优选地,上述固定体包括底座,底板枢接于底座上,且底座的一端设有放置旋转把手的支架。
优选地,上述固定体为屏蔽柜,活动门为屏蔽门。
优选地,上述门锁的轮廓形状为长方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门锁,旋转把手带动驱动机构旋转,驱动机构又带动锁舌伸缩移动,从而关闭的活动门。关闭活动门所需力或力矩的大小由旋转把手控制,这样同一门锁何以获得不同的关紧门的力,在门锁结构强度允许的情况下,锁紧力的大小只取决于旋转把手的长度。另外,本实用新型门锁的较复杂的主体部分设置在箱体壁或固定体上,而相对简单的锁扣部分设置在门上,这样有助于简化门的结构,特别适合在屏蔽门上使用。另外,在箱体门上还可以同时设置闭合锁钩和开启挡板,从而使箱体门开启和关闭都很省力。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和特征将部分地在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中阐述,或者可以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知晓。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门锁的主体部分的示意图,其中锁舌处于缩回状态;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门锁的主体部分的示意图,其中锁舌处于伸出状态;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门锁的主体部分的示意图,其中主体部分处于展开状态;
图4示出了门锁的主体部分的底板的截面图。
图5是门锁底座的透视图;
图6示出了门锁的剖视结构;
图7为图6所示门锁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门锁予以详细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门锁的主体部分的示意图,其中锁舌处于缩回状态。如图所示,主体部分1包括旋转把手10、驱动机构20、底板30、底座40、以及锁舌50。其中,旋转把手10可枢转地安装在驱动机构20上,带动驱动机构20旋转。驱动机构20安装在底板30上并可绕自身轴线236(参见图6)旋转。锁舌50可移动地安装于底板30中。驱动机构驱动20驱动锁舌50伸出或缩回。底板30坐落于底座40上并且一端枢接于底座40。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门锁的主体部分的示意图,其中锁舌处于伸出状态。如图所示,当旋转把手10带动驱动机构20绕自身轴线旋转一角度时,驱动机构20带动锁舌向外滑出一段距离。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门锁的主体部分的示意图,其中主体部分处于展开状态。如图所示,底板30相对于底座40枢转一个角度,而旋转把手10又相对于底板30旋转一个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方高科信息安全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未经安方高科信息安全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35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面接触式PET胚管内表面冷却装置
- 下一篇:一种提供充电服务的广告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