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载自动内藏式显示器的下滑传动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72796.4 | 申请日: | 200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8832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8 |
发明(设计)人: | 寇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寇建华 |
主分类号: | G12B9/10 | 分类号: | G12B9/10;B60R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6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自动 内藏 显示器 下滑 传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自动内藏式显示器,尤其涉及的是车载自动内藏式显示器的下滑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车载自动内藏式显示器的上的下滑传动都是通过设在盒体底部的扇形齿轮啮合偏心轮,在偏心轮上安装偏心轴,当马达启动时带动偏心轴做直线往复运动,实现托板运动,其中的扇形齿轮与偏心论轮都是由冲裁工艺制备成,依据冲裁工艺的一般要求,齿轮的厚度小于齿形的法向厚度,故在扇形齿轮啮合偏心轮啮合时的啮合面小,当遇有外部因素影响时,扇形齿轮与偏心轮啮合时容易错位,使下滑式传动机构的运转不顺畅,其次是安装在偏心轮上的偏心轴为一端固定的悬臂轴,悬臂轴的使用会导致偏心轴的使用寿命的减少,为了使拖板能更精准的运动,还设置有一个导向机构,导向机构由安装在盒体侧边的悬臂轴和设在滑动板上的长条形槽,长条形槽沿悬臂轴运动来实现导向,同样设置在盒体侧边的悬臂轴因为是一端固定,会因为受力而破坏,综上各项影响下滑式传动机构的使用寿命;给业界带来困扰。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传动精度高,使用寿命长的车载内藏式显示器的下滑式传动机构。
车载自动内藏式显示器的下滑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盒体底部的托板,在托板上连接显示器安装板,在托板上设有开口,在开口内缘上设置齿条,所述的齿条平行盒体的两侧,该齿条与马达传动机构上的联轴齿轮啮合,在盒体的内侧上的设有凹槽,该凹槽与设置在托板上的长条形凸块嵌入配合并相互滑动。
所述的联轴齿轮厚度大于所述齿条的厚度。
采用上述的结构后,车载自动内藏式显示器的下滑式传动机构中联轴齿轮的厚度比齿条的厚度大,故相互啮合面也更大,两齿轮不会脱齿,再加上凸块与凹槽来实现导向后,下滑传动机构运动更平稳,齿条设置在托板的封闭空间内,当托板滑出后受外力冲击后而不会变形,使用寿命更长。
附图说明:
图1是车载自动内藏式显示器的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下滑式传动机构的结构图;
图3是下滑式传动机构的分解图;
图4是下滑式传动机构中的托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依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车载自动内藏式显示器由顶盖801、盒体底部20、左边盖802、右边盖803、后盖804和前挡板805通过卡扣或螺丝连接组成的盒体,盒体底部20的左右侧和后侧分别延伸出有连接部201,在连接部201上设有与后盖804、左边盖802、右边盖803连接的孔,盒体底部20通过螺丝连接后盖804后、左边盖802、右边盖803后再安装顶盖,在盒体内部的一侧安装有马达传动机构50,马达传动机构通过导线与电源连接,在盒体底部20内设置一托板,托板10上安装有显示器安装板,在托板10的板面上开有开口103在托板10上靠近盒体左边盖802、右边盖803的位置上设置齿条101,在托板10的左右两侧上安装与盒体底部平行的长条形凸块102,本实用新型中长条形凸块102通过螺丝安装在托板10上,盒体底部20的左右连接部201上设有与安装在托板10的左右两侧上的长条形槽凸块102匹配的凹槽30,托板10受力时托板10上的长条形凸块102能在凹槽30内做直线滑行运动。马达传动机构50通过座体60安装在盒体内,马达传动机构50经变速后预留联轴齿轮501与齿条101配合,联轴齿轮通过轴502连接,联轴齿轮501的厚度要比齿条101的厚度大,如此设计的目的是,能让联轴齿轮501和齿条101的啮合面更大,在盒体空间内当受外力影响时,不至于影响齿条101和齿轮501的啮合从而导致下滑式传动机构的工作不顺畅。
车载自动内藏式显示器安装在汽车上通电工作时,马达驱动机构50工作,马达转子经多级变速后通过联轴齿轮501与齿条101啮合,托板10侧边上设的实心的凸条与在盒体底部侧边上的长条形槽连接配合后导向,能实现托板10更精准的做直线往复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寇建华,未经寇建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27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