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防眩目内后视镜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72695.7 | 申请日: | 2007-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093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03 |
发明(设计)人: | 盛耀威;任普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5 | 分类号: | G02F1/15;H05K1/18;B60R1/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创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俊斌 |
地址: | 518119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眩目 后视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防眩目内后视镜的结构。
【背景技术】
内后视镜是各种汽车常用的一种车内附件,它对于汽车的行驶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电子防眩目内后视镜相对于普通内后视镜能够减弱强反射到司机眼睛上的光线,对于安全行驶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在夜晚行车时,当后面有强光照射到内后视镜上时,电子防眩目内后视镜镜片两端就会自动施加一个电压,从而使镜片变暗,减弱反射到驾驶员眼睛的光线,这就牵涉到如何实现电路板与镜片之间的导电问题,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导电方式是将电路板固定在后视镜后壳上,镜片放在前壳上,然后通过一段导线焊接在电路板和镜片之间,这样在装配过程中非常困难,同时故障率很高,容易产生电路板与镜片断路的问题,从而使电子防眩失效,对行车安全带来一定的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性能稳定、装配结构简单的电子防眩目内后视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子防眩目后视镜,包括镜片、电路板,该电路板安装于所述镜片背面;还包括导电纸、导电弹片,所述导电纸贴附于所述镜片背面,所述导电弹片安装于所述电路板上,所述镜片与电路板通过所述导电纸、导电弹片相触接而实现电连接。
上述的电子防眩目后视镜,所述导电弹片设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引脚,所述电路板开设有相应数量的通孔,所述引脚插接于所述通孔内并与所述电路板焊接。或所述导电弹片设有三个引脚,所述电路板开设有相应数量的通孔,所述引脚插接于所述通孔内并与所述电路板焊接。
所述前壳与后壳扣合连接。
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方案,采用导电弹片和导电纸相触接的导电方式,使装配结构非常简单、方便和快捷,而且还保证了电路板与镜片之间的导电性能。本实用新型在安装方便的前提下,产品使用性能更稳定,消除了因此造成的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在现有技术的结构上进行了改进,结构简单,安装非常方便,性能可靠,彻底解决了装配困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电子防眩目内后视镜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金属弹片的正向视图。
图3是金属弹片与电路板装配后的侧视图。
图4是总体装配后的正面视图。
图5是图4的A-A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图5所示为本例的电子防眩目内后视镜的结构,包括作为导电弹片的金属弹片31、导电纸21、前壳1、镜片2、电路板3、后壳4;导电纸21贴附于镜片2的背面;电路板3上开设有三个焊接固定金属弹片的通孔310,该通孔可是任何形状,只要方便焊接固定金属弹片31即可。如图2所示,与之相对应的金属弹片31上设有三个引脚311、基片312、舌片313,引脚311用于插入电路板的三个对应的通孔310内,然后与电路板焊接起来,从而起到导电的功能;另外,金属弹片31的结构设计上要考虑金属弹片要有足够的弹性,因此在基片312上延伸出舌片313,依靠该舌片313的弹性形变产生的压力,与导电纸形成紧密触接;同时金属弹片31材料选择上要具有一定的焊接性,或者对材料做表面处理以方便焊接;如图4所示,金属弹片31要与镜片2有一定的干涉量才能够保持与镜片2上导电纸21很好的接触,从而实现电路板3与镜片2之间的导电功能;前壳1与后壳4之间的安装采用图5所示结构,前壳设有内凹的扣位,后壳设有前凸的扣件,前壳与后壳扣合连接,安装维护都较为方便。
本例的电子防眩目内后视镜,在现有技术的结构上进行了改进,结构简单新颖,安装非常方便,性能可靠,彻底解决了装配困难的问题。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比如金属弹片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只要满足弹性要求即可;前壳与后壳的连接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只要能保证前后壳的连接牢靠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26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