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电池反装的电池盒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72430.7 | 申请日: | 2007-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245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发明(设计)人: | 梁灼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天鹏盛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清方 |
地址: | 518000广东省深圳市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盒,尤其是一种包括有至少可以容纳一节电池的盒体,在盒体的相对两内侧壁上分别设有负极接触件和正极接触件的电池盒。
背景技术
在许多情况下,人们都要使用电池盒。现有的电池盒,如图3所示,它包括有至少可以容纳一节电池的盒体1,在盒体1的相对两内侧壁11、12上分别设有负极接触件13和正极接触件14。为了防止干电池反装,一般都会在电池盒1上正极接触件14一侧标上标记“+”,而在电池盒体1上负极接触件13一侧标上标记“-”,以供人们识别电池2的正、负的正确装法。即使是这样,往往由于某些原因,有人还是会装电池2装反,即将电池2的负极装在了电池盒体1上的正极接触件14一侧,而将电池2的正极装在了电池盒体1上的负极接触件13一侧。电池装反后,所造成的结果是轻则电池短路,造成电池报废;重则使其所用该电池的电器产品被烧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问题,向社会提供一种电池盒,该电池盒可以有效地防止电池反装,即当电池反装后,电池不形成导通回路,无法正常供电。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防电池反装的电池盒,包括有至少可以容纳一节电池的盒体,在盒体的相对两内侧壁上分别设有负极接触件和正极接触件,在用于固定正极接触件一侧的内侧壁上设有防电池反装的隔离件。
所述隔离件是在固定正极接触件一侧的内侧壁上直接向内伸而形成的,其纵剖面上、下呈反“L”形或“L”形。
所述隔离件是在固定正极接触件一侧的内侧壁上直接向内伸出二个以上的凸点而形成的。
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在用于固定正极接触件一侧的内侧壁上设有防电池反装的隔离件的结构,所以本实用新型具有防电池反装的优点。也就是说,即使是当电池误装反后,由于正极弹片与电池负极之间存在隔离件,而使两者之间有一个间隙,就可避免电路导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正确使用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非正确使用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现有的电池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1和图2,它是一种防电池反装的电池盒,包括有至少可以容纳一节电池的盒体1,在盒体1的相对两内侧壁11、12上分别设有负极接触件13和正极接触件14,在用于固定正极接触件14一侧的内侧壁12上设有防电池反装的隔离件15。所述隔离件15是在内侧壁12上直接向内伸而形成的,将电池盒1沿电池2的纵向剖开,所述隔离件15的纵剖面上侧呈反“L”形,所述隔离件15的下侧呈“L”形。隔离件15的中间有一通孔,该通孔的大小为其直径大于电池2的正极帽21的直径;小于电池2的负极22的直径。这样,才可以当电池2装反了时,电池2的负极会顶在所述隔离件15上,而在电池2的负极22与正极接触件14之间开成间隙H,从而防止电路导通。
上述的隔离件15为平面结构,实际上,所述隔离件15也可以设计成在固定正极接触件14一侧的内侧壁12上直接向内伸出二个以上的凸点(未画出)而形成,所述凸点构成一个平面,当电池2装反了时,电池2的负极会顶在所述凸点上,起到上述同样的效果。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凡是以本实用新型精神,所做出的微小改动,都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天鹏盛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天鹏盛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24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音频播放装置
- 下一篇: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防爆装置及其用的防爆组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