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导轨零件的侧边夹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72374.7 | 申请日: | 2007-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197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30 |
发明(设计)人: | 黄燕清;郑宏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53 | 分类号: | B23K37/053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吉科 |
地址: | 545007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轨 零件 侧边 夹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门部件,特别涉及车窗导轨部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整车的门盖线区域都有导轨作为玻璃的导向及安装装置,导轨的位置会影响到玻璃胶条位置的准确性,从而影响玻璃的安装及整车的漏水性能。
为了保证导轨位置的正确,在门盖线焊接时,如图2所示,一般采用夹具夹紧及活动定位销将其位置确定。
由于在进行焊接时,焊钳会给导轨零件25一个侧向力,这个力会使导轨零件25往侧边移动,从而无法准确安装胶条。为了防止导轨侧向滑动,一般都是在加一个侧边定位块23,起到阻挡的作用,简单方便。
同时增加一套气缸组合夹紧导轨内部。
但是,由于侧边定位块23与活动定位销21的回转点不统一,同一套导轨内部夹紧装置22无法同时满足两者之间回转点的需求,因此一般只能够满足其中的一个而舍弃掉另外一个。如果回转点满足了侧边定位块23的需求,那么活动定位销21便不能够垂直的进入导轨定位孔引起刮擦;如果回转点满足活动定位销21的需求的话,那么在导轨内部夹紧装置22打开时侧边定位块23会与导轨零件25干涉。
而且,增加的一套气缸组合夹紧装置既增加了控制的工序,同时占用了门框内部的空间,影响导轨焊点的焊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避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出一种导轨零件的侧边夹紧装置,本实用新型的侧边夹紧装置是在保证不影响导轨定位孔的定位精度的前提下,取消侧边定位块,增加一套夹紧装置对导轨的侧边进行夹紧。同时增加磁铁使导轨可以固定在一个位置不会晃动。
此外,在磁铁、定位销和侧边夹紧装置的三方面作用下,导轨的各向自由度已经被限制,所以可以取消掉导轨内夹紧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设计制造一种导轨零件的侧边夹紧装置,所述侧边夹紧装置包括:
一紧凑型气缸连接并驱动定位块连接块,所述定位块连接块由紧凑型气缸前程驱动,在固定支座中的滑槽中滑动;
一限位销通过紧固装置固定在固定支座中,止挡所述定位块连接块的滑动长度;
一定位块与定位块连接块连接,定位块连接块滑动在限位销止挡位置,定位块端头压在导轨侧外边的位置;
一压板连接块连接紧凑型气缸,并受其驱动,在固定支座中的滑槽中滑动;
一压板与压板连接块连接,所述压板被压板连接块带动,由紧凑型气缸在后程驱动下,压板的端头压在导轨侧内边的位置;
一定位销,设置在销座的端部,所述销座连接于限位块上。
一磁铁,与销座连接。
上述装置中,所述定位块连接块上开有长孔,所述限位销从孔中穿过。
所述磁铁设置在销座端部,定位销的旁边。
所述压板连接块中有一长孔,所述限位销亦从中穿过。
所述压板连接块与压板联体制造,或是分体制造后再用紧固件连接。
所述定位块与定位块连接块联体制造,或是分体制造后再用紧固件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消除侧边定位块与定位销回转点不统一引起的对导轨零件的刮擦的影响。
2、仅采用一组滑动机构,前程驱动定位块正向运动,后程驱动压板反向运动,有效地实现导轨的侧边定位。
3、取消一套夹紧装置,优化了导轨区域的焊接工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导轨的侧边夹紧装置最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夹紧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尽的描述。
参照图1,设计制造一种导轨零件的侧边夹紧装置,所述夹紧装置包括:
一紧凑型气缸1连接并驱动定位块连接块4,所述定位块连接块4由紧凑型气缸1前程驱动,在固定支座10中的滑槽中滑动;
一限位销3通过紧固装置固定在固定支座10中,止挡所述定位块连接块4的滑动长度。
一定位块7与定位块连接块4连接,定位块连接块4滑动在限位销3止挡位置,定位块7端头压在导轨8侧外边的位置。
一压板连接块2连接紧凑型气缸1,并受其驱动,在固定支座10中的滑槽中滑动。
一压板5与压板连接块2连接,所述压板5被压板连接块2带动,由紧凑型气缸1在后程驱动下,压板5的端头压在导轨8侧内边的位置。
一定位销6,设置在销座12的端部,所述销座12连接于限位块9上。
一磁铁11,与销座12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23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重型车辆离合器拆装装置
- 下一篇:防风雨披、雨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