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旋转电位器的中间按键架构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172113.5 | 申请日: | 2007-09-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202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 发明(设计)人: | 刘有根;乔明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步步高视听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C10/32 | 分类号: | H01C10/32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满群 |
| 地址: | 523860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旋转 电位器 中间 按键 架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元器件的结构改良,特别涉及一种于旋转电位器的中间按键架构。
背景技术
公知带按键开关的电位器,由于其中部缺少约束按键与开关之间准确定位的构件,致使按钮与开关之间的公差间隙较大,可靠性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使按键与开关的连接准确定位,减少其相互配合的公差以提高连动的可靠性,具有环设的中间按键并以旋转结构实现由一电阻体、一转动的连续改变与两端间阻值的动臂所构成定位、开关功能基于旋转电位器的中间按键架构。
本实用新型实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
这种旋转电位器的中间按键架构,其特殊之处在于:电路板上所装的旋转开关上套设旋钮,其中心的环形孔内依次套装按键开关、硅胶弹性体、按键。
所述硅胶弹性体由一环状体、环状体外壁沿轴线凸设的凸棱、凸棱上所设的凹槽、环状体顶部一体所设的安装环、安装环对应环状体凹槽开设的槽位、安装环与环状体之间沿径向凹设的环槽组成。
所述旋钮开关由一呈下大上小阶梯状的上环体、下环体,下环体对应硅胶弹性体凸棱所设的凹槽、上环体的内孔套设的环形体组成。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内置中间按键并环设旋钮结构是现代电器产品造型的发展趋势。
2、硅胶弹性体V形槽结构设计,保证了其上、下弹性移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硅胶弹性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旋钮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述:
请参阅附图所示,该基于旋转电位器的中间按键架构,其电路板1上所装的旋钮开关2上套设旋钮3,其中心的环形孔31、21内依次套装按键开关4、硅胶弹性体5、按键6。所述硅胶弹性体5由一环状体51、环状体51外壁沿轴线凸设的三个凸棱52、凸棱52上所设的凹槽521、环状体51顶部一体所设的安装环53、安装环53对应环状体凹槽521开设的槽位531、安装环53与环状体51之间沿径向凹设的环槽54组成。所述旋钮开关2由一呈下大上、小阶梯状的上环体22、下环体23,上环体22对应硅胶弹性体凸棱52所设的凹槽24、上环体22的内孔21套设的环形体25组成。
使用时,先钦动按键6,按键6的推动使硅胶弹性体5连动,进而启动按键开关4,使其通电。然后,通过转动旋钮3,因嵌入在旋钮开关2凹槽24内的硅胶弹性体5凸棱52的卡合作用,带动旋钮开关2作相对的转动,从而改变其输出阻值。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步步高视听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步步高视听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21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层过电流保护组件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气体流量控制装置





